第24章
  林卫国是一个很能干的渔民,能吃苦受累,也疼家里的老婆孩子。
  但是要说有哪一点让林彩蝶觉得不到位,那就是他从来不下厨和收拾碗。
  乡下的封建传统思想,林卫国觉得下厨和收拾碗丢人,大男人哪有洗碗的。
  真该让他去后世看看,那时候的男人啥样。林彩蝶撇撇嘴的想着。
  林彩霞干活更是麻利,收拾完后看她也出来了,就问道:“老二那边怎么样?”
  林彩蝶:“二姐现在肚子大的很,干啥都不方便,大夫说了,孩子出生也就在这几天。”
  林彩霞:“看来是没少吃好的,孩子太大了不好生啊。”
  林彩蝶想了一下,上辈子二姐生小孩好像没出啥问题,才松了口气。
  然后说道:“等过两天我还得去,到时候大姐得你来给爹做饭。”
  林彩霞:“行,走时候告诉我一声就行。”
  说着又来了一句:“生孩子哪还用两人照顾啊。”
  林彩蝶:“刚生的小孩我哪敢上手啊,小阿明那会也是十几天后我才敢抱的,刚生出来时和个面条似的,软叽叽的。”
  林彩霞不爱听了:“哪有和面条似的孩子,当小姨的一点不会说话。”
  林彩蝶笑了一下:“我就是那个意思,还是长长我才敢上手。”
  林彩霞:“到时候你生孩子时咋办,不也是得抱着。”
  林彩蝶哼了一声:“我这还不一定什么时候呢,哎呀,不说这个了。”
  林彩霞瞥了她一眼,也不说她了,现在村子里议论小妹的已经够多了。
  林彩蝶种上菜后,没啥事,就想着去海里再转悠一下。
  就起身说道:“你在家待着吧,我去钓鱼。”
  林彩霞:“我也得回去了,家里还有活呢。”
  林彩蝶一边收拾自己的鱼竿一边说道:“能有啥活,不会是回去给一大家子洗碗吧。”
  林彩蝶:“后海村老郭家结婚打柜子,你姐夫也忙不过来。”
  林彩蝶忽然停下手里的动作,问:“你们不是要分家吗,有说啥时候吗?”
  林彩霞:“今年秋天秋收完吧,把今年的粮食分一下。”
  这边可耕地少,就算分也就是一家两袋米的样子,很难有太多。
  但是这年代,谁家都是过紧日子,很多人家分家,就是一个碗也会争抢的要。
  80年代初,虽然已经开放了,但是这闭塞的小渔村还要再等等,才能等到风来。
  林彩蝶:“那我去钓鱼了。”
  林彩霞也站起来:“等等我吧,咱们一起出去。”
  说着他就进屋和林卫国招呼了一声,然后抱起小阿明跟着林彩蝶一起出去了。
  林彩霞:“我听娘说,你前几天钓鱼也卖了好几块钱?”
  林彩蝶笑了一下:“嗯,有几块,反正平时也没啥事,就去试试呗,没想到还真有收获。”
  看到路口了,林彩霞说道:“行了,我回去了,你钓鱼看着点,注意安全。”
  林彩蝶:“放心吧,上次事之后,我比谁都小心。”
  两人分开后,林彩蝶一手鱼竿一手桶的往海边礁石滩走去。
  刚过中午的时候,潮水早就退过了。
  海潮是初一十五大潮 ,一次往后是每天的潮水比前一天晚1小时这样。
  也是看地方,这个林彩蝶从后世来的,了解是因为地球自转,以及月球绕着,产生的引力的原因。
  当然,渔民们是靠着传下来的经验而掌握的。
  这时候海边是没啥人的,不过林彩蝶还是找了一个即便赶海时也人少的地方。
  四下望了望,然后把鱼竿和桶都收到空间里,自己也进了空间,换上衣服后,一头钻到海里。
  再次下水,林彩蝶又一次感受到那种舒适、亲切的感觉。
  舒展了一下手臂,林彩蝶扭身一晃,向着远处游去。
  速度飞快,不下于任何海里游速飞快的鱼类。
  林彩蝶发现,随着自己下水次数的增多,亦或是海珠空间内生物的增多,她在海里的速度比之前第一次下海时要快的多。
  这次林彩蝶下水,也是要再次丰富一下自己空间海洋的生态。
  当然也有顺手抓点鱼卖的原因。
  第33章 青衣
  一路向前,再次到了上次那个海底内凹的崖壁旁。
  林彩蝶看了,这里是一个海底的小岛礁,底部距离海面大概60米的深度,但是岛礁一直向上,顶部甚至露出海面一个尖头。
  这样的地方就是渔民们口中的暗礁,平时渔船都不会过来。
  加上林彩蝶在这里几次兴风作浪的,让这里成为了一个海洋鱼类聚集地,鱼群很密。
  正常的鱼群在海底生活,也是深度在60-70米左右的大陆桥地带较多。
  更多的是在断层、海沟、海底礁石区等地。
  这里既符合这个条件,又因为暗礁存在而不受渔民影响,再加上林彩蝶接二连三的折腾,让这里的鱼群密度和种类都极为丰富。
  林彩蝶并没有着急开始动手,而是站在海底看着五光十色的各式各样的鱼类在海底自由游弋。
  也就是她在海底,因为海珠而不会影响自己的视觉效果,才能看的这么清晰。
  心中还在感慨:要是有后世的海底相机,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该有多好。
  稍微想了下,林彩蝶也不再多想了,还是干正事吧,她左手一伸,直接撑开了空间通道。
  鱼群像是飞蛾扑火般,汇聚而来,然后一头扎入到通道里。
  ··· ···
  来来回回的林彩蝶在这一直忙活了很久,感觉也到了晚上的时间了,她在空间里略微的休息了一下,才出了空间往回游去。
  路上的时候,她想着下次该换个地方了,这里多是近海鱼类,她想着该收集一些远海甚至远洋鱼了。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反正时间还久,慢慢来吧。
  在游回去的路上,她眼前居然是一群小青龙,直接收到空间海里。
  又顺手抓了一条青衣,一条海青鱼。
  青衣是卖的,这个鱼一斤就4块多,也看大小。
  青衣
  海鱼是越大越值钱,一旦体型超过一米,或者重量超过百斤,都是翻着倍的往上涨。
  不过她捉的这条青衣不大,也就七八斤的样子,不过也不错了,能这个30块左右,也是自己这两天最大的价格了。
  当然,这时候的她还是以丰富海珠空间为主,至于卖鱼都是顺手,然后慢慢攒钱。
  那条海青鱼,晚上回去做鱼片汤吃。
  海青鱼也叫鲱,在前海大家都叫傻呆,主要是这鱼经常自己跳出水面,时不时就有跳到渔船上的,所以大家才这么叫。
  海青鱼别名鲱,俗名:青条鱼、青九红线、鰊。是冷温性结群的海洋上层鱼类。
  这鱼价格便宜,一斤不到五分钱,抓到了也就自己吃了。
  再往后,林彩蝶也没耽误,自己直接快速的游到岸边,在空间里换了衣服,然后拎着鱼竿和桶,快速的往收购点走去。
  这条青衣居然有8斤6两,今天的鱼价是4块5一斤,一条鱼就卖了38块7毛,算是比较丰厚的收获了。
  鱼价向来都是浮动的,汛期相应的就会降一点,但是浮动的区间不大,像是稀有的鱼,价格变动的更小。
  青衣就是稀有鱼,前海这边有一苏眉、二青衣、三石斑的说法。
  这个既说明了鱼的稀少程度,也代表了鱼的价格。
  当然石斑的种类丰富,也有很多稀有石斑的价格更高。
  “小蝶这丫头还真是有海运,钓鱼居然能钓到青衣。”
  “是啊,这下发财了,38块多啊。”
  “这是命,这鱼很少能跑到沿海的,平时谁能钓到。”
  “也是、也是。”
  收购点也有人卖鱼,也有看热闹的,看到林彩蝶的收获,难免说上几句。
  林彩蝶不想多说,收了钱,拎着桶就快速的回家了。
  这时候有的人家已经在吃晚饭了,她这已经有些耽误了。
  到家的时候,林卫国正在收拾柴,现在都是土灶,烧的除了稻草就是山上的树枝这些。
  林卫国的胳膊还使不上力,也不好上山,但是院子里前头晒的一些树枝都干了,他就收拾归拢一下。
  看到林彩蝶回来,就说道:“回来了,今天有啥收获吗?”
  林彩蝶:“今天钓到一条青衣,卖了30多块钱,那个,钱我就自己拿着了啊。”
  林卫国倒不是不让自己女儿手上拿钱,但是平时也没有这么多过。
  就是林彩蝶平时赚的,他也单独放着,等孩子出嫁,他也能准备嫁妆。
  所以问了一句:“这么多,你都拿着?”
  林彩蝶:“我想攒钱买块手表,这出去钓鱼连个时间都没有,这不就回来晚了,你饿了吗?”
  林卫国一听也就不再问钱的事了,随口说了一句:“还不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