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55节
瞧瞧人家二伯母问得这话,一点让人为难的地方没有,全是关心,但是你品品,细品品,就会发现,对方的生活作息,交友,生意好坏全囊括在这些细节里了。
俞红豆认为不算田满满这个未过门的,俞家三个儿媳妇,二伯母孙氏最聪明最厉害,尤其是人情世故方面的交际,连自家娘亲都比不上。
一顿饭吃下来,俞红豆相信二伯母已经对未来姐夫了解的十分透彻,并且十分满意。
看着二伯母满面红光的模样,俞红豆捅了捅旁边的二堂姐。
待她看过来的时候,俞红豆便用食指在自己脸上刮了刮,胡桃又羞又恼,碍于在外又不能收拾小堂妹,只能狠狠的瞪她。
俞红豆小母鸡似的咯咯笑,最终还是怕回程路上二堂姐报仇才捂住嘴。
饭吃完了,俞二郎推拒着不让侄子给钱,岂料俞松狡猾,早在半路装作拿醋的时候就已经付过帐了,最后俞二郎只能笑着拍了拍侄子的肩膀。
下一步就该今日出行的正题,前往未来二姐夫的摊位亲自考察了,俞红豆摩拳擦掌,却叫俞松给扯住了。
他们兄妹二人和钱三妹负责看顾行李,俞红豆拧成麻花也没能让哥哥松口,只能怏怏不乐的蹲在哥哥脚边数蚂蚁。
好在那位未来的二姐夫很上道,在俞二郎一家走回来的时候,拎着两包东西跟了上来。
他看到俞松愣了一下,显然是认识俞松,不过却没打招呼,反而把东西递到了俞二郎和孙氏跟前。
“伯父伯母,这是小侄的一点心意,还请笑纳,不然小侄不好意思上门叨扰。”客客气气的话和恭恭恭敬敬的态度,可眼睛却不小心的向胡桃身上瞥。
俞红豆被这含蓄的表现甜得露出一口小白牙,俞松怕妹妹笑出声双方尬尴,连忙伸手捂住了妹妹的嘴。
可侯慕林还是看到了,一张脸肉眼可见的红了,不顾俞二郎和孙氏的推辞,连着鞠了两个躬就跑了。
第104章 鸭蛋泛滥成灾了
二伯母对这位女婿人选的满意,全部都表现在回程路上对自家女儿的教导上了,这也导致了胡桃根本没时间找堂妹报复嘲笑之仇。
俞红豆听得津津有味,这些都是当娘的对出嫁女的引导和期盼。
当娘的把她这半生的总结,不管对错的都灌输给女儿,只希望女儿能幸福美满,少走一些当母亲的走过的弯路。
不过可惜,不知道是二伯母的声音太催眠,还是马车晃动的韵律太舒坦,俞红豆听了一半就睡过去了。
这一觉就睡到了天黑,睁开眼睛,钱三妹跟她说,兔子下崽了。
俞红豆一骨碌就爬起来了,她都要忘了那两只兔子了,没想到这会儿给了她一个意外之喜。
这两只兔子在地窖里待了好几天,大概是黑暗又安静的环境给了它们安全感,终于适应了被圈养的感觉。
钱三妹和钱姑姑见兔子不再紧张害怕,偶尔阳光比较好的时候,便把兔笼子拎着放到房后僻静的地方,让它们通通风见见光。
如此下来,每天吃饱了睡,睡醒了就晒晒太阳的兔子很快肥了起来。
每次俞三郎见了都嚷嚷着要杀掉吃肉,相比其他肉类,他偏爱兔子,因为兔子肉嫩。
为了长线发展,俞红豆跟她爹说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说服了她爹给兔子整了个豪华兔子别墅,昨天才入住,没想到今天就生了。
俞红豆扒着豪华兔子笼上盖着的草帘,试图窥视幼小的兔崽崽,结果除了大兔子的毛和警惕的眼神,啥也没看着。
钱三妹在旁边小声嘀咕:“生了八只,看着都能活。”
怕大兔子受惊咬死小兔子,俞红豆到底没强求,只让钱三妹多盯着一点,喂养上也多精心,等将来兔子多了,便送到庄子上,让庄子的人也跟着养兔子。
养兔子等于能吃到兔肉,得到兔毛,能卖钱……这个简单的公式直接化为印记钻进了钱三妹的脑袋,为此她照顾兔子更精心了。
为了不遗漏兔子养殖过程中的细节,她还学着段园用笔记,为此跟着钱姑姑学完识字又跟着小姐学,偶尔还会乍着胆子问一问小姐。
桃源村学堂开张,总共收了七个孩子,其中有一个还是高弘扬自己的儿子,一个是下边桃溪村的,桃源村只有五个,可见俞红豆同龄的孩子有多稀缺。
七个孩子,唯有俞红豆是个女孩,虽然朝廷因为人口之灾鼓励女性再嫁,女性走出家门做工求生活,可在某些方面某些人,还是将女性隔离在外。
俞三郎预备了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瘦肉六礼作为束修
除了最后一条瘦肉是代表心意外,其他都是取其吉祥的寓意。
除了束修之外,俞三郎还掏了个红封作为学费,其他家的家长也多是如此,虽然高弘扬宣称只是闲暇时积教化之德,可没有人真的认为上学堂是件免费的事儿。
尽管俞红豆是个姑娘家,高弘扬也没有轻慢,教导起来更加用心。
甚至发现俞红豆的基础已经高出学堂所有学生,包括自己的儿子之后,还每天多留她一刻钟,单独给她和儿子牛牛开小灶。
俞红豆对高弘扬这种照顾十分享用且感激,为此对偶尔露面却一脸嫌弃的高弘扬之妻也就忍了。
学堂只上半天课,下午高弘扬自己要读书,于是俞红豆便把跟爷爷学习药草这件事挪到了下午。
吃过午饭,睡个午觉,爬起来后,去老宅学习一个时辰的药草。
从老宅回家的路上练习一下射术,等回了家吃个点心水果跟旺旺玩一会儿,看看书做做功课。
到了晚上早早的吃过晚饭,进入教学模式再学学拳脚。
俞三郎和许氏见女儿把自己的一天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好笑的同时又忍不住骄傲,这谁家孩子怎么能这么懂事儿呢?
……
女儿的省心,让许氏满心安慰,但心里的愁也没少。
最近头疼的最厉害的,就是家里已经泛滥成灾的蛋。
庄子上每年要交租1000多枚鸡蛋和鸭蛋,俞三郎想着蛋是常备菜,就没让卖,只让庄子每个月各送100个鸡蛋100个鸭蛋。
每个月200个蛋,加上自己家中的鸡也开张下蛋了,一天能捡三四个。
算上钱姑姑、钱三妹和偶尔过来的段园,他们家也才六个人,每天消耗五六个蛋,将将巴巴的能消耗完。
可丈夫和女儿嘴都养刁了,最近已经不肯吃蛋了,就算是把爷俩的蛋都分摊给钱姑姑和钱三妹,家里的蛋依然吃不完。
这马上又要到下个月,天也越来越热,许氏怕蛋放不住,送吧也不好送,平白无事献殷勤,人家心里也要嘀咕的。
弟弟弟媳不在家,侄子要考试了,他们回傅家陪读去了,隔壁二房养的鸡比她家还多。
而且100鸡蛋还好,这100个鸭蛋却不好处理,不论水煮还是油炒都有一股子腥味儿,只能腌成咸蛋。
问题是咸蛋这玩意儿要腌制一段时间才能吃,而他们能吃的时候,新的一波蛋又送过来了。
许氏发愁的看着余下的一百多个蛋,再次长叹。
俞红豆穿越过来就知道现在条件有限,所以除了偶尔嘴巴馋想吃肉之外,就没点过菜。
因为她不知道现在什么菜能做什么菜不能做,毕竟这会儿连花生油都没有呢,她敢要啥自行车。
现在听了她娘说鸭蛋处理不完,不禁瞪圆了眼睛。
刚想说腌成咸鸭蛋,她娘已经吐槽腌制咸鸭蛋的麻烦了,俞红豆歪着脑袋想了想,便又想到了鸭蛋制作方法之王——富贵万年蛋(松花蛋)。
她记忆里,好像松花蛋的保质期都挺长的。
最起码隔离那几年,她家的松花蛋放了将近一年都没啥事儿,而且松花蛋不需要腌制,只要裹好了找个阴凉干燥地方静置就行。
比起咸鸭蛋又要罐子又要盐巴的省事儿多了,关键是,她爱吃啊!
感谢学校教授她的知识,也感谢互联网大时代的信息灌输,俞红豆记得松花蛋是用碱性使蛋白凝胶,而碱这东西,跟她最近常用的草木灰直接划等号。
俞红豆决定亲自尝试一下,于是找了个瓦盆装了半下草木灰,又混了点稻壳和黄泥搅和后,把从许氏那要的五个咸鸭蛋用草木灰泥裹好,最后再盖一层草木灰,然后去了她哥的屋里。
反正她哥现在也不回来,俞红豆心虚的把装着松花蛋的瓦盆塞到了她哥的床底下。
第105章 竟是她错付了
收获了八只小兔子的俞红豆接二连三的迎来了喜讯。
第一个是段庄头派去琵琶山茨沟村的人回来了,不只带了两百多斤的皂角,还把俞红豆从未见过面的小姑父和大表哥给带来了。
俞红豆现在上学放学都是钱三妹和旺旺负责接送,今天一放学,守在学堂门口的钱三妹就上前给自家小姐通风报信,说家里来客人了。
“是小姑太太家的姑老爷和大公子,还有姑老爷的两个兄弟。”钱三妹接过小姐的书包,小声禀报来人身份。
“我小姑父和表哥?那么说庄子上的人回来了?”俞红豆被钱三妹的小姑太太、姑老爷这些称谓说的有点懵,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是,据说有人受了点轻伤,其他人都平安,这次先带了两百多斤皂角回来,姑老爷他们就是帮忙送货来的。”钱三妹捡了要紧的消息告诉俞红豆。
之前便听着小姐念叨,什么都没有人命重要,钱三妹感动的同时也跟着担忧,段庄头送姑老爷一家来的时候,她不禁乍着胆子跟在旁边听了两句。
“太好了!”俞红豆听到平安心里松了口气,又听到二百多斤皂角,不禁兴奋的蹦了两下。
店铺马上就要开张,现在能卖的东西却没多少,她都想着要不要把庄子上的鸡鸭蛋拿去凑数了。
有了这二百斤的皂角,最起码能解个燃眉之急。
俞红豆心里根本就没有卖不出去这个概念,倒不是多自信,主要是她做的这些玩意儿都是禁得住放的,哪怕一时卖不出去,压着放到明年也没啥问题。
“小姐,那姑老爷一家长得都人高马大的,看着有点吓人,不过脾性倒是挺好的,笑起来跟寺里的钟声似的,嗡嗡的。”不是钱三妹胆子大,敢背后蛐蛐主家亲戚,主要是给小姐提个醒。
“我听爹说小姑父特别勇猛,想着也该是个壮汉。”俞红豆听出钱三妹的意思,点了点头,表示知情了。
听俞三郎讲自家小姑父被狼群撵着跑还能干掉一只老虎,就知道这个小姑父肯定是个猛人。
不过等真的进了家门,看到小山似的壮汉,俞红豆才知道这个猛人确实挺猛的。
天气热了,俞三郎和客人也没坐在屋里吃饭,只在院中摆了桌子,三大一小四个壮汉硬是让她家能围坐八个人的桌子变袖珍了。
“红豆,快来见过你小姑父和你曹家伯伯,还有你粟表哥。”俞三郎招手给女儿介绍桌上的亲戚。
俞红豆挨个叫了一遍人,到了近前才发现,她小姑父和两个伯父这身高怎么得一米九,那肩膀那胳膊,让俞红豆第一次觉得一拳打死一头牛不是吹的。
这是她穿越以来见过的最高最壮实的几个人,就连一脸稚气还没退完的表哥,都得有一米七五。
“哎哎~姑父这次来的匆忙,没带什么好东西,等下次来,姑父给你带身白狐狸皮来,到了冬天让你爹娘给你做皮袄穿。”小姑父窘迫的挠了挠头。
知道小姑父是帮着送皂角来的,俞红豆感激都来不及,刚要推拒,跟姑父说句千万别客气,就见她小姑父随手掏出一串东西就递过来。
小姑父的兄弟也是如此,就连她那小表哥也在往怀里掏。
“山里不值钱的小玩意儿,当个乐儿,拿去玩吧~”几个壮汉几乎同一动作同一表情的把东西放到俞红豆的手里。
俞红豆推辞不得,只得道谢,等谢完之后再看手里的物件儿,嘴巴直接张成了o形。
四串一寸来长的装饰品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却有着同一个名字,那就是琥珀。
俞红豆眨眨眼,这可是天价的有机宝石啊,曾经她在某珠宝展只看到指甲盖大的一块,都赶上她一个月工资贵了,现在她竟然有了这么多!
“表妹,这个虫子的不太好看,哥家里还有花的,等下次来给你带来。”曹粟看着一指头就能戳倒似的小表妹,觉得自己给的虫珀有点拿不出手。
“谢谢表哥,我很喜欢这个,这是个什么虫?”俞红豆摇头,不说价钱,这些可都是来自千万年乃至上亿年前的信号,可遇不可求的!
“是金子虫,你看它的壳是不是像金子。”曹粟指了指金黄色琥珀中包裹着的金灿灿的甲壳虫。
“……”俞红豆点头,这小虫子是有点像金子没错,但金子虫这个名字你确定不是自己瞎起来驴我的么?
俞红豆认为不算田满满这个未过门的,俞家三个儿媳妇,二伯母孙氏最聪明最厉害,尤其是人情世故方面的交际,连自家娘亲都比不上。
一顿饭吃下来,俞红豆相信二伯母已经对未来姐夫了解的十分透彻,并且十分满意。
看着二伯母满面红光的模样,俞红豆捅了捅旁边的二堂姐。
待她看过来的时候,俞红豆便用食指在自己脸上刮了刮,胡桃又羞又恼,碍于在外又不能收拾小堂妹,只能狠狠的瞪她。
俞红豆小母鸡似的咯咯笑,最终还是怕回程路上二堂姐报仇才捂住嘴。
饭吃完了,俞二郎推拒着不让侄子给钱,岂料俞松狡猾,早在半路装作拿醋的时候就已经付过帐了,最后俞二郎只能笑着拍了拍侄子的肩膀。
下一步就该今日出行的正题,前往未来二姐夫的摊位亲自考察了,俞红豆摩拳擦掌,却叫俞松给扯住了。
他们兄妹二人和钱三妹负责看顾行李,俞红豆拧成麻花也没能让哥哥松口,只能怏怏不乐的蹲在哥哥脚边数蚂蚁。
好在那位未来的二姐夫很上道,在俞二郎一家走回来的时候,拎着两包东西跟了上来。
他看到俞松愣了一下,显然是认识俞松,不过却没打招呼,反而把东西递到了俞二郎和孙氏跟前。
“伯父伯母,这是小侄的一点心意,还请笑纳,不然小侄不好意思上门叨扰。”客客气气的话和恭恭恭敬敬的态度,可眼睛却不小心的向胡桃身上瞥。
俞红豆被这含蓄的表现甜得露出一口小白牙,俞松怕妹妹笑出声双方尬尴,连忙伸手捂住了妹妹的嘴。
可侯慕林还是看到了,一张脸肉眼可见的红了,不顾俞二郎和孙氏的推辞,连着鞠了两个躬就跑了。
第104章 鸭蛋泛滥成灾了
二伯母对这位女婿人选的满意,全部都表现在回程路上对自家女儿的教导上了,这也导致了胡桃根本没时间找堂妹报复嘲笑之仇。
俞红豆听得津津有味,这些都是当娘的对出嫁女的引导和期盼。
当娘的把她这半生的总结,不管对错的都灌输给女儿,只希望女儿能幸福美满,少走一些当母亲的走过的弯路。
不过可惜,不知道是二伯母的声音太催眠,还是马车晃动的韵律太舒坦,俞红豆听了一半就睡过去了。
这一觉就睡到了天黑,睁开眼睛,钱三妹跟她说,兔子下崽了。
俞红豆一骨碌就爬起来了,她都要忘了那两只兔子了,没想到这会儿给了她一个意外之喜。
这两只兔子在地窖里待了好几天,大概是黑暗又安静的环境给了它们安全感,终于适应了被圈养的感觉。
钱三妹和钱姑姑见兔子不再紧张害怕,偶尔阳光比较好的时候,便把兔笼子拎着放到房后僻静的地方,让它们通通风见见光。
如此下来,每天吃饱了睡,睡醒了就晒晒太阳的兔子很快肥了起来。
每次俞三郎见了都嚷嚷着要杀掉吃肉,相比其他肉类,他偏爱兔子,因为兔子肉嫩。
为了长线发展,俞红豆跟她爹说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说服了她爹给兔子整了个豪华兔子别墅,昨天才入住,没想到今天就生了。
俞红豆扒着豪华兔子笼上盖着的草帘,试图窥视幼小的兔崽崽,结果除了大兔子的毛和警惕的眼神,啥也没看着。
钱三妹在旁边小声嘀咕:“生了八只,看着都能活。”
怕大兔子受惊咬死小兔子,俞红豆到底没强求,只让钱三妹多盯着一点,喂养上也多精心,等将来兔子多了,便送到庄子上,让庄子的人也跟着养兔子。
养兔子等于能吃到兔肉,得到兔毛,能卖钱……这个简单的公式直接化为印记钻进了钱三妹的脑袋,为此她照顾兔子更精心了。
为了不遗漏兔子养殖过程中的细节,她还学着段园用笔记,为此跟着钱姑姑学完识字又跟着小姐学,偶尔还会乍着胆子问一问小姐。
桃源村学堂开张,总共收了七个孩子,其中有一个还是高弘扬自己的儿子,一个是下边桃溪村的,桃源村只有五个,可见俞红豆同龄的孩子有多稀缺。
七个孩子,唯有俞红豆是个女孩,虽然朝廷因为人口之灾鼓励女性再嫁,女性走出家门做工求生活,可在某些方面某些人,还是将女性隔离在外。
俞三郎预备了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瘦肉六礼作为束修
除了最后一条瘦肉是代表心意外,其他都是取其吉祥的寓意。
除了束修之外,俞三郎还掏了个红封作为学费,其他家的家长也多是如此,虽然高弘扬宣称只是闲暇时积教化之德,可没有人真的认为上学堂是件免费的事儿。
尽管俞红豆是个姑娘家,高弘扬也没有轻慢,教导起来更加用心。
甚至发现俞红豆的基础已经高出学堂所有学生,包括自己的儿子之后,还每天多留她一刻钟,单独给她和儿子牛牛开小灶。
俞红豆对高弘扬这种照顾十分享用且感激,为此对偶尔露面却一脸嫌弃的高弘扬之妻也就忍了。
学堂只上半天课,下午高弘扬自己要读书,于是俞红豆便把跟爷爷学习药草这件事挪到了下午。
吃过午饭,睡个午觉,爬起来后,去老宅学习一个时辰的药草。
从老宅回家的路上练习一下射术,等回了家吃个点心水果跟旺旺玩一会儿,看看书做做功课。
到了晚上早早的吃过晚饭,进入教学模式再学学拳脚。
俞三郎和许氏见女儿把自己的一天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好笑的同时又忍不住骄傲,这谁家孩子怎么能这么懂事儿呢?
……
女儿的省心,让许氏满心安慰,但心里的愁也没少。
最近头疼的最厉害的,就是家里已经泛滥成灾的蛋。
庄子上每年要交租1000多枚鸡蛋和鸭蛋,俞三郎想着蛋是常备菜,就没让卖,只让庄子每个月各送100个鸡蛋100个鸭蛋。
每个月200个蛋,加上自己家中的鸡也开张下蛋了,一天能捡三四个。
算上钱姑姑、钱三妹和偶尔过来的段园,他们家也才六个人,每天消耗五六个蛋,将将巴巴的能消耗完。
可丈夫和女儿嘴都养刁了,最近已经不肯吃蛋了,就算是把爷俩的蛋都分摊给钱姑姑和钱三妹,家里的蛋依然吃不完。
这马上又要到下个月,天也越来越热,许氏怕蛋放不住,送吧也不好送,平白无事献殷勤,人家心里也要嘀咕的。
弟弟弟媳不在家,侄子要考试了,他们回傅家陪读去了,隔壁二房养的鸡比她家还多。
而且100鸡蛋还好,这100个鸭蛋却不好处理,不论水煮还是油炒都有一股子腥味儿,只能腌成咸蛋。
问题是咸蛋这玩意儿要腌制一段时间才能吃,而他们能吃的时候,新的一波蛋又送过来了。
许氏发愁的看着余下的一百多个蛋,再次长叹。
俞红豆穿越过来就知道现在条件有限,所以除了偶尔嘴巴馋想吃肉之外,就没点过菜。
因为她不知道现在什么菜能做什么菜不能做,毕竟这会儿连花生油都没有呢,她敢要啥自行车。
现在听了她娘说鸭蛋处理不完,不禁瞪圆了眼睛。
刚想说腌成咸鸭蛋,她娘已经吐槽腌制咸鸭蛋的麻烦了,俞红豆歪着脑袋想了想,便又想到了鸭蛋制作方法之王——富贵万年蛋(松花蛋)。
她记忆里,好像松花蛋的保质期都挺长的。
最起码隔离那几年,她家的松花蛋放了将近一年都没啥事儿,而且松花蛋不需要腌制,只要裹好了找个阴凉干燥地方静置就行。
比起咸鸭蛋又要罐子又要盐巴的省事儿多了,关键是,她爱吃啊!
感谢学校教授她的知识,也感谢互联网大时代的信息灌输,俞红豆记得松花蛋是用碱性使蛋白凝胶,而碱这东西,跟她最近常用的草木灰直接划等号。
俞红豆决定亲自尝试一下,于是找了个瓦盆装了半下草木灰,又混了点稻壳和黄泥搅和后,把从许氏那要的五个咸鸭蛋用草木灰泥裹好,最后再盖一层草木灰,然后去了她哥的屋里。
反正她哥现在也不回来,俞红豆心虚的把装着松花蛋的瓦盆塞到了她哥的床底下。
第105章 竟是她错付了
收获了八只小兔子的俞红豆接二连三的迎来了喜讯。
第一个是段庄头派去琵琶山茨沟村的人回来了,不只带了两百多斤的皂角,还把俞红豆从未见过面的小姑父和大表哥给带来了。
俞红豆现在上学放学都是钱三妹和旺旺负责接送,今天一放学,守在学堂门口的钱三妹就上前给自家小姐通风报信,说家里来客人了。
“是小姑太太家的姑老爷和大公子,还有姑老爷的两个兄弟。”钱三妹接过小姐的书包,小声禀报来人身份。
“我小姑父和表哥?那么说庄子上的人回来了?”俞红豆被钱三妹的小姑太太、姑老爷这些称谓说的有点懵,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是,据说有人受了点轻伤,其他人都平安,这次先带了两百多斤皂角回来,姑老爷他们就是帮忙送货来的。”钱三妹捡了要紧的消息告诉俞红豆。
之前便听着小姐念叨,什么都没有人命重要,钱三妹感动的同时也跟着担忧,段庄头送姑老爷一家来的时候,她不禁乍着胆子跟在旁边听了两句。
“太好了!”俞红豆听到平安心里松了口气,又听到二百多斤皂角,不禁兴奋的蹦了两下。
店铺马上就要开张,现在能卖的东西却没多少,她都想着要不要把庄子上的鸡鸭蛋拿去凑数了。
有了这二百斤的皂角,最起码能解个燃眉之急。
俞红豆心里根本就没有卖不出去这个概念,倒不是多自信,主要是她做的这些玩意儿都是禁得住放的,哪怕一时卖不出去,压着放到明年也没啥问题。
“小姐,那姑老爷一家长得都人高马大的,看着有点吓人,不过脾性倒是挺好的,笑起来跟寺里的钟声似的,嗡嗡的。”不是钱三妹胆子大,敢背后蛐蛐主家亲戚,主要是给小姐提个醒。
“我听爹说小姑父特别勇猛,想着也该是个壮汉。”俞红豆听出钱三妹的意思,点了点头,表示知情了。
听俞三郎讲自家小姑父被狼群撵着跑还能干掉一只老虎,就知道这个小姑父肯定是个猛人。
不过等真的进了家门,看到小山似的壮汉,俞红豆才知道这个猛人确实挺猛的。
天气热了,俞三郎和客人也没坐在屋里吃饭,只在院中摆了桌子,三大一小四个壮汉硬是让她家能围坐八个人的桌子变袖珍了。
“红豆,快来见过你小姑父和你曹家伯伯,还有你粟表哥。”俞三郎招手给女儿介绍桌上的亲戚。
俞红豆挨个叫了一遍人,到了近前才发现,她小姑父和两个伯父这身高怎么得一米九,那肩膀那胳膊,让俞红豆第一次觉得一拳打死一头牛不是吹的。
这是她穿越以来见过的最高最壮实的几个人,就连一脸稚气还没退完的表哥,都得有一米七五。
“哎哎~姑父这次来的匆忙,没带什么好东西,等下次来,姑父给你带身白狐狸皮来,到了冬天让你爹娘给你做皮袄穿。”小姑父窘迫的挠了挠头。
知道小姑父是帮着送皂角来的,俞红豆感激都来不及,刚要推拒,跟姑父说句千万别客气,就见她小姑父随手掏出一串东西就递过来。
小姑父的兄弟也是如此,就连她那小表哥也在往怀里掏。
“山里不值钱的小玩意儿,当个乐儿,拿去玩吧~”几个壮汉几乎同一动作同一表情的把东西放到俞红豆的手里。
俞红豆推辞不得,只得道谢,等谢完之后再看手里的物件儿,嘴巴直接张成了o形。
四串一寸来长的装饰品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却有着同一个名字,那就是琥珀。
俞红豆眨眨眼,这可是天价的有机宝石啊,曾经她在某珠宝展只看到指甲盖大的一块,都赶上她一个月工资贵了,现在她竟然有了这么多!
“表妹,这个虫子的不太好看,哥家里还有花的,等下次来给你带来。”曹粟看着一指头就能戳倒似的小表妹,觉得自己给的虫珀有点拿不出手。
“谢谢表哥,我很喜欢这个,这是个什么虫?”俞红豆摇头,不说价钱,这些可都是来自千万年乃至上亿年前的信号,可遇不可求的!
“是金子虫,你看它的壳是不是像金子。”曹粟指了指金黄色琥珀中包裹着的金灿灿的甲壳虫。
“……”俞红豆点头,这小虫子是有点像金子没错,但金子虫这个名字你确定不是自己瞎起来驴我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