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21节
  大伯母看着是那种快言快语,没啥心眼儿的样子,实则最懒惰贪婪,最能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大堂哥……看着耙耳朵却是个心有白月光,想去母留子的渣渣。
  至于大堂姐么,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基本除了做家务就是在房里织布。
  说话从来不抬头看人,语气也向来没什么攻击性,但动不动就委屈这点来说,挺小白花的,偶尔看似劝阻实则拱火的语言也有点茶里茶气。
  现代社会遭受小白花绿茶文学荼毒过的人都知道,小白花绿茶最擅长的就是慷他人之慨,所以大堂姐拿二堂姐的王八送人这件事,还真有可能。
  “嘿,要是那样,或许我还觉得她聪明,最起码是为了讨好丈夫,为了将来能过好日子,但她是给了她舅舅家表哥了,还是那个刚成亲的。”胡桃狠狠地翻了个白眼,继续往下说。
  “你不知道,一开始咱大伯母是想把她定给这个成亲的表哥,因为这个二表哥读书好,说是考秀才的料子,可惜她舅母看不上咱家。”说到这个,胡桃忍不住幸灾乐祸。
  “咱大伯母的那个兄弟媳妇儿真是太精明了,既不想娶大堂姐,又不想得罪咱家,就给介绍了她娘家。”胡桃撇嘴,所以她才生气。
  若是为了姐姐的幸福,小绿死的算有价值,结果这算怎么回事儿?真是应了绿头王八的名声?
  俞红豆明白了,同时也不明白:“大姐图什么呢?”
  要说表兄妹感情多好,那是扯蛋,一年见不了两回,甚至通信都没有的人,能有什么感情,就算是她潘宝表哥,那么惦记她,她有的也只是感激和谢意。
  难道大堂姐错把感动当爱情?这也不是不可能,古代少女接触的异性太少了。
  “图什么?图荣华富贵,绸缎加身呗,刚刚大房的窗户可一直留着缝呢~”胡桃摊手,她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个。
  谁不想过好日子呢,嫁个庄稼汉和嫁个读书人那可是两种生活,但也别老想坑自家人啊。
  “……”俞红豆无话可说,好在家里住不下,那三个也不会留这,以大堂姐大门不出的样子,怕能接触的也就是下午这一会儿了。
  姐妹俩八卦完,许氏带着两个嫂子回来,一进门就开始忙活张罗酒菜。
  俞红豆听说谭家那三位要在外祖父的石头房子那边搭帐篷,有那么一丝丝的心动。
  她记忆中对外祖父的石头房子没什么印象,古代的帐篷她也没见过,贵公子们晚上吃的饭肯定是最好的……
  算了,还是忍住吧,今日她吃糠咽菜,明日必定野鸡加餐。
  俞红豆这边干噎鸡蛋忍得辛苦,那边已经从南山坡下来准备去扎营的谭家三个公子又再次提起了她…的狗。
  “这四周连个阴凉都没有,即便是大狗生崽也不会选在这样的地方。”谭狼曋回首环顾四周,百思不得其解。
  他刚刚已经查验过草丛,里面确实有小狗崽存活过的痕迹,从草叶被啃的状况来看,那獒犬怎么也饿了有一天多了。
  “我记得狗轻易不可能搬家,除非它生崽的地方已经不安全了。”谭蒙骜接话。
  他是没养过狗,但他们这些纨绔,日常就是撩猫逗狗,相猫狗经这些能吹牛的知识自然少不了。
  “这狗还挺聪明的。”谭燕临仔细看看山上,再看看山下,从另一个角度品评这件事。
  “?”两个哥哥还有俞松都把疑问的目光投过来。
  谭燕临扯了扯嘴角,抬手指着山上的土地庙,再划向山下的俞家新宅,说道:“村民敬畏土地公,春耕秋收重要节气都会前来祭拜上供可是?”
  俞松了然大悟,确实,村民对土地庙日常不见,但凡春耕秋收,雨水芒种都会来上供。
  如果在土地庙门前遇见一只小狗,但凡有些敬畏的人家都不会见死不救。
  “直接送到村民家门口,不能肯定对方是否会善待小狗,凡是来祭拜上供的,必定会顾忌神仙开眼,獒犬已经聪明成这样了?”谭蒙骜也反应过来了,目光看向最有话语权的九弟。
  谭狼曋没回话,只是目光顺着南山投向更远的地方。
  第43章 吾赠情郎珠满斛
  许氏跟两个嫂子匆忙的回,到了厨房就开始犯愁了,做什么才能让贵人入口?
  “娘,我听说有钱人家天天大鱼大肉的,咱们就算杀头猪在他们看了也不稀奇,不如反过来,给他们弄点原生…味儿的乡野菜。”俞红豆看她娘扎着手,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模样便给她出主意。
  随便弄弄就行了,他们吃不吃还是个问题呢。
  “像这个野菜,洗干净放点花生,用糖醋盐加上香油拌一拌,香椿炒鸡蛋来一个。”
  “肉就就像咱们那天吃的那个,水煮一下切成片,淋上酱料,下面放上土豆块,蒸烂。”
  “鱼不用大条的,就用咱家年前晒的小鱼干,用油炒干,撒点爹给咱们吃的那个辣子,又酥又脆。”
  “再来个小鸡炖蘑菇,把白菜芯和龙拳菜用水烫了,配上一碗肉酱,萝卜丝做汤放上葱花,清爽解腻,这就差不多了。”
  俞红豆掰着手指头给她娘列菜单,这些都是家里有的材料,做法也不是很难的做法,唯一出格的就是胡椒粉和辣子粉,这两样已经在俞三郎那得到了验证。
  所以俞红豆根本不怕她娘怀疑她啥,当然以她爹娘对她的滤镜,就算她说出水煮鱼的做法来,他们都得觉得是女儿聪明,在人家饭店一看就会。
  “行,就按照你说的办。”许氏觉得女儿说的有道理,这些饭菜虽然简单,却是最符合农家特色的做法了。
  许氏这边饭菜做好了,正打算招呼两个嫂子帮忙送过去,张氏忽然说内急。
  “叫银杏和胡桃跟你们一起送吧,哎哟,我不行了。”张氏捂着肚子匆匆的往厕所方向跑。
  俞红豆看着大伯母的背影,想到刚刚二堂姐跟自己说的话,再看看“吱呀”一声推门出来的大堂姐,忽然有点无语。
  她大伯一家真是一点好印象都不给人留啊。
  这种事,不用俞红豆说,许氏都不同意,虽然村里男女大防没那么苟刻,那也是有限的。
  让已经订婚的和即将订婚的大姑娘给一群年轻男人送饭,除非许氏疯了。
  许氏吃不准大嫂是不是故意的,正准备开口拒绝一脸无所适从的大侄女和拉拉着脸的二侄女,碰巧俞三郎带着两个侄子进门了。
  “正好,你三叔他们回来了,你俩就别去了,这天都擦黑了,姑娘家不好走夜路的,叫榛子和栗子去,他们都是男人兴许还能聊几句。”许氏连忙把话折过去。
  “对,我跟你哥他们回来就是拿饭的,慧茹你也别出门了,早点休息,今晚儿二哥替我看房,榛子栗子跟我去岳父那边给几个公子做伴。”
  “对了,慧茹你拿两床棉被出来,山里冷,我看他们带的行李没什么厚重的。”
  俞三郎并不知道妻子的话内里的意思,他只听字面意思知道是送饭的事儿,便顺其自然的接过话。
  俞红豆眼见着她爹一句破万法,忍不住捂着嘴偷笑,目光扫过两个堂姐,见刚刚还拉拉个脸的二堂姐这会儿已经面上带笑,而大堂姐则一直低着头看不见表情。
  到了晚上,母女二人洗漱完,红豆知道娘亲累了一天,便主动给她按摩捶腰,顺带着把今天的事儿都给许氏说了。
  其中包括白天她哥带着三个谭公子来家,说到獒犬的珍贵,又及二堂姐说的那些话。
  “你大伯一家真是……”许氏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形容。
  “眼大手空。”俞红豆很贴心的给她娘找了个词。
  女儿的机灵,惹得许氏噗嗤一笑,抓着她的小手不让她再忙活,而是小声的教导:“咱可不能学他们,那富贵是迷人眼,但也得有命能享受不是?”
  想到一直装羞怯的大侄女,许氏叹了口气,她那点眼界,真进了富贵人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真是龙生龙凤生凤,你大姐…倒是你二姐,是个明白人。”许氏想到二房妯娌今天无意间的吐槽,心里琢磨了一下,或许她可以帮一把?
  想着想着,许氏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倒是俞红豆因为白天睡多了,这会儿越发的清醒,她想了想这几天落下的功课,直接进入教学模式学习去了。
  地上扒着俞红豆鞋子睡得正香的旺旺动了动耳朵,呼吸更绵长了。
  ……
  俞松这边却是热闹的很。
  遭受各种油腻外卖攻击的俞红豆总结的原生态菜谱,十分受这三个没见过世面的贵公子的欢迎。
  “这个干炸小鱼有种特殊的口感,似麻又似烧,但又很让人上瘾,这个龙拳菜也好吃~”俞蒙骜第一次吃这么质朴的菜,却不想竟然这么好吃,一边赞叹一边费解。
  “小鱼里应该是放了胡椒粉和辣子粉,这两样虽然是药材,调味却十分好,辣子种子少,今年就没种。”俞三郎作为陪客,细心的解释着。
  事实上他刚刚吃到小鱼干的时候也被惊艳到了,没想到妻子这么聪慧,吃过一次胡椒粉和辣子粉就知道把它们活学活用的做成别的菜了。
  “这烫白菜和龙拳菜肯定是红豆那个促狭鬼想到的,我娘定然不好意思把这么粗浅的菜端上桌待客。”俞松夹了一筷子开水烫白菜,笑着调侃妹妹,实则也是为娘亲找补。
  虽然见他们吃的挺好的,但这道菜待客确实有点不太雅观。
  “我吃着挺好,刚开春,也难为婶婶们整治这么多菜,烦请三叔回去替我们几个道谢,真是叨扰了。”谭燕临拿起酒杯对着俞三郎举起致谢。
  他最爱的就是萝卜丝汤和这道开水烫白菜,吃起来甜丝丝的,对俞松说的话不以为然,那小丫头机智的很。
  若不是太小,俞松又转变了身份,他都想带她家去了。
  酒过三巡,从儿子那偷偷知道谭家这三个公子目的的俞三郎,开始婉转讲起了道听途说的故事来。
  “南山坡后的五袋山,很早以前叫悟道山,据说曾经是仙家悟道的宝地,庆朝时曾派人在五座山峰上修建了五个道观。
  年轻的庆朝末帝在山上悟道时遇见神女,将神女回宫中做了宠妃。
  末帝与神女相遇之地,修建了一座娘娘庙,以纪念帝王和神女相遇。
  后来叛军起义,末帝带宠妃逃亡北都,路上众大臣将领皆言都是宠妃之祸,引得叛军讨伐,要末帝处死宠妃。
  宠妃自知夫妻恩爱到头,便跟末帝请求说:我在此与皇帝相遇,便让我在此离去吧。
  宠妃打扮一番自我囚禁至娘娘庙,放火自焚。
  岂料火刚起,天空雷鸣闪电直劈五座道观,伴随而来的就是倾盆大雨。
  末帝高喊,这是苍天怨怪,宠妃无罪。
  带人冲进娘娘庙救人,结果却发现娘娘庙里没有半个人影,娘娘庙的照壁上却多出了一副娘娘升空的背影图,遗留片刻后消失不见。
  至此传言都说娘娘是九天玄女,下凡与帝王相恋,却叫糊涂的世人打为妖孽,伤心之下,回到天上去了……
  如果俞红豆在场,听见这个故事一定会吐槽,这不就是杨贵妃和唐明皇的变种么,小说作者真是什么典故都能用得上呢~
  “嗤~这庆朝最出名的典故,都跟女人有关,前有花娘娘焚香救世人,后有九天玄女飞升,可真是……”谭燕临嗤笑。
  这样的庆朝不亡才怪,他即便小,读书少,也知道败一国从不是朝夕之事,更不是一人之势。
  “哦,原来这就是《梦卿》里的升天之地。”谭蒙骜恍然大悟,看着两个弟弟眨眼。
  梦卿就是后人根据末帝和宠妃之间的故事写的一出戏。
  戏词里有一句话:君王送我千金意,吾赠情郎珠满斛。
  就是不知此珠是不是俞松拿出来的那珠了。
  第44章 爷孙进山挖药草
  俞三郎父子没正经看过戏,也不知道《梦卿》,他们只提取关键词:庆朝、末帝、宠妃。
  俞三郎本身性格比较开朗,做人灵活,跟许多老人家处得很好,听老人家说过很多旧时典故,也是跟这些老者的接触中,俞三郎逐渐的开阔了见识。
  虽然道听途说,虽然耳听为虚,出行艰难的时代,知道的信息比别人多,就是极大的优势。
  且不说旁的,只此时三个少年公子的表现,就让俞家父子知道,他们找对了那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