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14节
除了俞松,俞三郎许氏和俞红豆看到铺子门脸的第一反应都是皱眉。
铺子现在关着,进出都是绕到院子后侧开的小门,那小门极窄,围墙也多有破损。
朱大叔拍了拍后门,很快房主开门出来,看到俞松和他身后的俞家人也没惊讶,点了点头,就让几个人进去了。
从后门进院就是一个四米多方方正正的一个天井院,院子靠北的墙边搭着棚子,棚子下有简单的锅灶和柴火。
院里房屋是二字结构,前面是铺面,后排是三间小屋。
三间屋子不大,宽窄也就三米多点,中间是堂屋,放了几样残破的桌椅。
左右两间是房间,倒是都盘了炕,窗户是新换的,窗户纸却都是破的,应该是从别的旧房上拆下来的二手窗框。
再进铺子里,铺子倒是比后院的屋子稍微宽那么一丢丢,但也就四米的样子,里面已经清空了,看上去倒是比后面的房屋清爽空旷许多。
这样的宅子和院子,显然不适合居家过日子,房屋又破旧,买下来修怕是也要花上一笔钱,不过俞三郎直接定下了。
他现在还没想好能卖什么,这铺子虽然破,但位置还算可以,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家能不能做什么买卖,先占个位置,将来自家做不成生意,可以租出去。
朱大叔和房主见俞家人这么痛快就定下,不禁大喜,想来他们也知道这铺子要这个价钱不太好卖,迫不及待的拉着俞家人去衙门办过户。
俞三郎交了三十两房钱,又交了快几百文的契税,很快拿到了铺子的房契和钥匙。
俞红豆趴在哥哥肩膀上扒着爹爹的手盯着房契看了好几眼,房契上用的也是楷体,不过写字的人笔迹稍微有些连笔和潦草,有些字俞红豆还是没太认出来。
上面包含了卖家、房屋位置、大小和出售原因,价格,见证人等等,倒是跟后世的房本差不多。
拿了房契,俞家四口都有点小兴奋,俞三郎按照牙行的抽成费给了朱大叔几百文。
朱大叔十分高兴,连着道谢,又说如果店铺要往外出租只管告诉他,他会帮忙留意,这才跟房主一起走了。
“没想这铺子买的这样顺利,倒是在这耽搁时间了,不过也算暂时解决了一件心事,咱们去吃中饭吧。”俞三郎竖起手指在地上照了一下,看着影子便知道现在时间不早,想来妻子儿女也该饿了。
“好,爹娘,红豆,我带你们去吃一家,那家铺子新推出了几道菜,其中一道叫烧白,一道油淋鸡做得特别好。”提到吃的,俞松的眼睛都亮了,显然这两道菜十分对他胃口。
“我倒是瞧瞧有多好吃,能叫你这般高兴。”许氏见儿子雀跃,嗔怪了一句。
几日未见,她既担忧又有些惦念儿子,从衙门里见着,儿子就大人似的端着,许氏骄傲又心疼,这会儿见儿子恢复了在家时的轻松与淘气,也跟着开怀不已。
一家四口到了俞松说的店,由着俞松点了两荤两素四个菜,聊了几句家长里短,菜就上桌了。
俞红豆听到烧白的时候就开始期待了,她所知道的烧白是川渝地区的经典菜,也是俞红豆去川渝旅游必点的一道菜,尤其是甜烧白,肉香糯米香结合甜麻口味,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而她现在所处的地区,有点像中原地带,所以俞红豆不能肯定哥哥嘴里的烧白是什么菜。
菜一上桌,俞红豆先拿眼去看,结果一眼过去,顿时结舌。
那份看上去跟后世川渝的烧白一样的肉片没有吸引住俞红豆的目光,反而是旁边那盘切成块,淋了红油,盖着绿帽子的椒麻鸡先抓住了她的眼球……
辣椒和麻椒都没有普及的时候,忽然看到一道麻油和红油结合的调味菜,请问俞红豆是什么感受?
嗯,俞红豆很肯定的告诉你,这不是一道简单的菜,这是万能的女主光环。
带着女主光环的菜品,能不好吃吗?这顿饭俞红豆吃的复杂难耐,小肚溜圆,整整一大碗米饭,要不是后面许氏拦着,她能全吃完了。
没办法,在缺油少盐没有几样调料的时代,想要吃点重口的,难呐!
这顿饭吃的饱足,导致的后果就是俞红豆不仅撑得走不动,还有点昏昏欲睡。
俞三郎看着女儿这般模样,真是又好笑又心疼。
若是平时吃的好,怎么能撑成这样,心里更是下了一定要来城里生活的决心,好叫妻女过上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的生活。
“把红豆放到背篓里,叫她睡吧,咱们快快的买,早点回去。”俞三郎说着就把女儿放入自己背着的背篓,因背篓大,红豆小,倒是刚刚好。
俞红豆被爹爹背着晃悠,眼皮直往下掉,马上就要睡着的时候,俞三郎背着她进了一家家具店。
俞红豆奋力的撩开眼皮看了一眼家具店的招牌,被家具店里面那道绿光晃了眼。
【签到地点:武安县木盛家具店,是否消耗2点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红酸枝千工拔步床1架。】
!这我可就不困了!
抬手揉眼却不小心碰到签到图标的俞红豆,睡意瞬间消失。
第29章 许氏为家大采购
俞红豆打开签到系统面板,直接朝背包看去。
拔步床这种逆天级别的家具,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那都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土鳖俞红豆用意识在背包里360度旋转的把犹如小房子一般的床里里外外看了个够,然后拄着下巴发愁,这辈子她有机会把这玩意儿从系统背包里拿出来用么?
从出门就跟在丈夫身后,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许氏,进了家具店,就跟换了个人似的,直接拿出一张单子,唬得伙计直接把掌柜的喊来了。
“掌柜的,我家要搬新居,屋里的摆设家具想要凑成一套,你按照这单子给我看看,哪些是现成的,哪些是要定做的,定做大概要多久,什么木料什么木工,然后价钱几何,麻烦你给报一下。”
许氏把手里的单子递给掌柜的,那白胖的掌柜把俞家四口人都打量了一遍,笑呵呵的接过单子看了起来。
“客官,我看了您的单子,您所需的这些,除了架子床,其他的现成都有,不过花纹就是普通的吉祥如意。”
“我们店主要经营榆木和红衫两种木料,榆木价稍微低廉些,结实但沉重,红衫价贵轻巧且好看,但得日常保养,如果想指定木工款式的话,跟着款式定价。”
“吉祥如意就挺好。”许氏点头,农家生活不需要太花哨的花纹,打理收拾起来也费劲。
又问了做架子床要多久,给不给送货等等,掌柜的一一解答,许氏又开始杀价。
俞红豆看着娘亲大杀四方,笑嘻嘻的感叹,果然购物时候的女人最自信,许氏现在就像个女王似的。
她现在完全没了睡意,对于能给出红酸枝,但整个店里都没有一件红酸枝的家具店有些好奇,便央着研究家具上木纹的俞松把她从背篓里抱出来。
俞松见妹妹精神了,也怕她白日睡了着凉,便把她抱出来一起研究家具上的木纹,他最近跟着师爷学了几手辨认木料的本事儿,有心跟妹妹显摆,孰料红豆一下地就跑了。
“爹!娘!我要这个,给我买这个!”俞红豆一下地,就被一套家具店用来给客人展示家具样式的迷你小家具给迷住了。
巴掌大的小桌子,拇指大的小凳子,加上小木床小木桌,瞬间就让俞红豆梦回童年。
大概是学生时代一直寄宿和住宿舍的她没有自己的空间,在第一次收到高中同学送的生日礼物,一套diy的迷你小屋模型后,俞红豆就爱上了微缩模型。
大学毕业,她第一件事就是出去自己租了个房,放置自己在大学期间动手组装的各种微缩模型,可惜后来工作忙,很久都没有再动过手。
眼前的迷你小家具瞬间就把俞红豆那几乎死去的爱好给拯救醒了。
俞松无语的看着妹妹,捏了捏她头上的两个小啾啾,语重心长的告诉她:“不行,这个人家不卖的。”
俞红豆:“……”
但最后俞红豆还是如了愿,没办法,她爹娘花的太多了。
一整套房的家具定下来,总价比盖一套房子还贵。
家具店也是很久没有一下子接这么大的单了,掌柜的一高兴,直接把那套迷你小家具的模型当做添头赠送了。
交了定金,跟掌柜的约好,七天之后来取货,俞家四口走出家具店奔着下一个目的地布庄。
对于俞红豆来说,布庄十分新奇,她没买过布,她那个年代基本上也没有卖布的实体店了。
高高的柜台和货架上面一卷卷各色颜色、材质、花纹的布料成排摆放,看着就有种规则的美感。
“客官,小店有粗布细布,请问您要哪种?”长了一张三角脸,看着有点像狐狸的伙计带着笑容迎上来,指着柜台给俞家人介绍。
布庄依然是许氏的主场,作为女主人,她要负责预算和制作一家四口的冬袄夏衣,鞋袜内衫,新家建成后,还要做窗帘帷帐,被褥等等。
“粗布和细布各拿一种我瞧瞧。”许氏不知道这家布庄的布料质量,之前都是跟着村里人去镇上赶集买的一些农家人自己织的布料。
俞红豆也不知道粗布和细布的区别,她只知道东北老花布。
伙计应了许氏的话,手脚麻利的搬来两匹布,一匹靛蓝色,一匹水红色,嘴上热情的介绍起来。
他不说粗布不好,也不说细布多好,而是夸起了颜色:“靛蓝色粗布不拘男女老少都得穿,做成外套最合适不过,水红色细布咱们本地产的少,都是从别地方进的货,拿来给女公子做衣裳又绵软又好看。”
这小伙计真是个推销人才啊~俞红豆感叹,然后高举双手拽着俞三郎的胳膊,把自己提到跟柜台一个高度,凑到布料跟前仔细瞅。
靛蓝色的布料跟她现在身上穿的一个材质,水红色的就密实细腻多了,应该是线的粗细和经纬密度不同。
俞红豆似懂非懂的点头,把沉默着当木头人的俞三郎和俞松给逗笑了。
许氏问过价钱,不论粗布还是细布,散买都要贵上两文钱,家里四口人做衣服,不孝顺公婆两身不像话……
“那一样来一批。”许氏在心里计算了一番,最后咬着牙大手笔的一样要了一匹。
“好咧~客官,我们店的布染得最好,不似普通家染的那种容易褪色,这边还有其他颜色,客官可要看看吗?”难得遇见大手笔的客人,小伙计卯劲儿的推销,又拿了一匹天青色的递过来。
“是细布吗?来一匹。”这次不等许氏说话,俞三郎便应了。
靛蓝老成,男子做外衫还罢了,用在女子身上总显得老气,水红太嫩,妻子便是能穿也不会穿,怕招眼惹人笑,莫不如再给她选一匹。
许氏跟丈夫心有灵犀,自然也知道他的想法,不过丈夫是心疼自己,她肯定也不会拒绝,只是给了俞三郎一个嗔怪的眼神。
除了这三匹做衣裳被褥的布料外,许氏又要了两匹最便宜的素色葛布,三床棉花。
小伙计连连称赞,表示这种布拿来做夏衣和蚊帐最合适不过,然后很会做人的拿了四五块布头作为添头送给许氏。
最后一结账,两匹细布四两银、一匹粗布一两零二百文,加上两匹葛布一两半,三床棉花一两半,又是将近十两银子进去。
俞红豆一边算一边感叹,房子贵,装修也费钱,没毛病,就是不知道爹娘手里还有多少钱。
她新“捡”的二十两要不要交出去呢?
第30章 腰胯弹弓新月样
家具这些是预订,布料却是随行带走的,俞松一马当先的把东西装进背篓,盖房是家中大事,他这个做儿子的却半点帮不上忙,心中愧疚的很。
俞三郎也不跟儿子争,带着家人又去了铁匠铺,买了一批柴刀、镰刀、齿爬等农具,又买了菜刀、尖刀、剪刀日常用的刀具,顺带买了一大一小两口铁锅。
跟泥瓦匠定了供一顿饭,俞三郎怕到时候跟家中饭点撞上错不开。
再有就是,泥瓦匠都是男的,俞家还有两个未出嫁的姑娘在,到底是不方便,干脆先把锅买了,到时只在房子那边临时搭个锅灶用就行。
既买了锅,那厨房里别的炊具就不能少,锅铲锅勺,粗瓷大碗,汤匙筷子,包括大木盆小木盆蒸笼等等。
最后东西太多,还是铁匠铺还有杂货铺的伙计一起帮着送货到牛车上。
“得买两口缸,到时候存水和泥拌沙,做饭洗碗都得用水,往泉眼去还是费劲。”东西放到牛车,许氏清点了一下,再看看手里的单子,觉得只差两口装水的缸。
“兴旺镇老许家做的缸好,等明儿一早我就去,顺道也买些鱼肉,总得有个荤腥。”俞三郎想的周到,许氏连连点头,
“爹,娘,儿子怕是帮不上家里什么忙,只能辛苦爹娘了。”把东西在牛车上安置好,知道时间不早,爹娘返程时间耽搁不得,只得愧疚的作别。
“傻孩子,咱们一家人客气什么,爹娘还能动呢,用得上你什么啊。”许氏想搂儿子的手,在触及儿子比自己还高的肩膀时又改为拍。
铺子现在关着,进出都是绕到院子后侧开的小门,那小门极窄,围墙也多有破损。
朱大叔拍了拍后门,很快房主开门出来,看到俞松和他身后的俞家人也没惊讶,点了点头,就让几个人进去了。
从后门进院就是一个四米多方方正正的一个天井院,院子靠北的墙边搭着棚子,棚子下有简单的锅灶和柴火。
院里房屋是二字结构,前面是铺面,后排是三间小屋。
三间屋子不大,宽窄也就三米多点,中间是堂屋,放了几样残破的桌椅。
左右两间是房间,倒是都盘了炕,窗户是新换的,窗户纸却都是破的,应该是从别的旧房上拆下来的二手窗框。
再进铺子里,铺子倒是比后院的屋子稍微宽那么一丢丢,但也就四米的样子,里面已经清空了,看上去倒是比后面的房屋清爽空旷许多。
这样的宅子和院子,显然不适合居家过日子,房屋又破旧,买下来修怕是也要花上一笔钱,不过俞三郎直接定下了。
他现在还没想好能卖什么,这铺子虽然破,但位置还算可以,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家能不能做什么买卖,先占个位置,将来自家做不成生意,可以租出去。
朱大叔和房主见俞家人这么痛快就定下,不禁大喜,想来他们也知道这铺子要这个价钱不太好卖,迫不及待的拉着俞家人去衙门办过户。
俞三郎交了三十两房钱,又交了快几百文的契税,很快拿到了铺子的房契和钥匙。
俞红豆趴在哥哥肩膀上扒着爹爹的手盯着房契看了好几眼,房契上用的也是楷体,不过写字的人笔迹稍微有些连笔和潦草,有些字俞红豆还是没太认出来。
上面包含了卖家、房屋位置、大小和出售原因,价格,见证人等等,倒是跟后世的房本差不多。
拿了房契,俞家四口都有点小兴奋,俞三郎按照牙行的抽成费给了朱大叔几百文。
朱大叔十分高兴,连着道谢,又说如果店铺要往外出租只管告诉他,他会帮忙留意,这才跟房主一起走了。
“没想这铺子买的这样顺利,倒是在这耽搁时间了,不过也算暂时解决了一件心事,咱们去吃中饭吧。”俞三郎竖起手指在地上照了一下,看着影子便知道现在时间不早,想来妻子儿女也该饿了。
“好,爹娘,红豆,我带你们去吃一家,那家铺子新推出了几道菜,其中一道叫烧白,一道油淋鸡做得特别好。”提到吃的,俞松的眼睛都亮了,显然这两道菜十分对他胃口。
“我倒是瞧瞧有多好吃,能叫你这般高兴。”许氏见儿子雀跃,嗔怪了一句。
几日未见,她既担忧又有些惦念儿子,从衙门里见着,儿子就大人似的端着,许氏骄傲又心疼,这会儿见儿子恢复了在家时的轻松与淘气,也跟着开怀不已。
一家四口到了俞松说的店,由着俞松点了两荤两素四个菜,聊了几句家长里短,菜就上桌了。
俞红豆听到烧白的时候就开始期待了,她所知道的烧白是川渝地区的经典菜,也是俞红豆去川渝旅游必点的一道菜,尤其是甜烧白,肉香糯米香结合甜麻口味,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而她现在所处的地区,有点像中原地带,所以俞红豆不能肯定哥哥嘴里的烧白是什么菜。
菜一上桌,俞红豆先拿眼去看,结果一眼过去,顿时结舌。
那份看上去跟后世川渝的烧白一样的肉片没有吸引住俞红豆的目光,反而是旁边那盘切成块,淋了红油,盖着绿帽子的椒麻鸡先抓住了她的眼球……
辣椒和麻椒都没有普及的时候,忽然看到一道麻油和红油结合的调味菜,请问俞红豆是什么感受?
嗯,俞红豆很肯定的告诉你,这不是一道简单的菜,这是万能的女主光环。
带着女主光环的菜品,能不好吃吗?这顿饭俞红豆吃的复杂难耐,小肚溜圆,整整一大碗米饭,要不是后面许氏拦着,她能全吃完了。
没办法,在缺油少盐没有几样调料的时代,想要吃点重口的,难呐!
这顿饭吃的饱足,导致的后果就是俞红豆不仅撑得走不动,还有点昏昏欲睡。
俞三郎看着女儿这般模样,真是又好笑又心疼。
若是平时吃的好,怎么能撑成这样,心里更是下了一定要来城里生活的决心,好叫妻女过上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的生活。
“把红豆放到背篓里,叫她睡吧,咱们快快的买,早点回去。”俞三郎说着就把女儿放入自己背着的背篓,因背篓大,红豆小,倒是刚刚好。
俞红豆被爹爹背着晃悠,眼皮直往下掉,马上就要睡着的时候,俞三郎背着她进了一家家具店。
俞红豆奋力的撩开眼皮看了一眼家具店的招牌,被家具店里面那道绿光晃了眼。
【签到地点:武安县木盛家具店,是否消耗2点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红酸枝千工拔步床1架。】
!这我可就不困了!
抬手揉眼却不小心碰到签到图标的俞红豆,睡意瞬间消失。
第29章 许氏为家大采购
俞红豆打开签到系统面板,直接朝背包看去。
拔步床这种逆天级别的家具,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那都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土鳖俞红豆用意识在背包里360度旋转的把犹如小房子一般的床里里外外看了个够,然后拄着下巴发愁,这辈子她有机会把这玩意儿从系统背包里拿出来用么?
从出门就跟在丈夫身后,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许氏,进了家具店,就跟换了个人似的,直接拿出一张单子,唬得伙计直接把掌柜的喊来了。
“掌柜的,我家要搬新居,屋里的摆设家具想要凑成一套,你按照这单子给我看看,哪些是现成的,哪些是要定做的,定做大概要多久,什么木料什么木工,然后价钱几何,麻烦你给报一下。”
许氏把手里的单子递给掌柜的,那白胖的掌柜把俞家四口人都打量了一遍,笑呵呵的接过单子看了起来。
“客官,我看了您的单子,您所需的这些,除了架子床,其他的现成都有,不过花纹就是普通的吉祥如意。”
“我们店主要经营榆木和红衫两种木料,榆木价稍微低廉些,结实但沉重,红衫价贵轻巧且好看,但得日常保养,如果想指定木工款式的话,跟着款式定价。”
“吉祥如意就挺好。”许氏点头,农家生活不需要太花哨的花纹,打理收拾起来也费劲。
又问了做架子床要多久,给不给送货等等,掌柜的一一解答,许氏又开始杀价。
俞红豆看着娘亲大杀四方,笑嘻嘻的感叹,果然购物时候的女人最自信,许氏现在就像个女王似的。
她现在完全没了睡意,对于能给出红酸枝,但整个店里都没有一件红酸枝的家具店有些好奇,便央着研究家具上木纹的俞松把她从背篓里抱出来。
俞松见妹妹精神了,也怕她白日睡了着凉,便把她抱出来一起研究家具上的木纹,他最近跟着师爷学了几手辨认木料的本事儿,有心跟妹妹显摆,孰料红豆一下地就跑了。
“爹!娘!我要这个,给我买这个!”俞红豆一下地,就被一套家具店用来给客人展示家具样式的迷你小家具给迷住了。
巴掌大的小桌子,拇指大的小凳子,加上小木床小木桌,瞬间就让俞红豆梦回童年。
大概是学生时代一直寄宿和住宿舍的她没有自己的空间,在第一次收到高中同学送的生日礼物,一套diy的迷你小屋模型后,俞红豆就爱上了微缩模型。
大学毕业,她第一件事就是出去自己租了个房,放置自己在大学期间动手组装的各种微缩模型,可惜后来工作忙,很久都没有再动过手。
眼前的迷你小家具瞬间就把俞红豆那几乎死去的爱好给拯救醒了。
俞松无语的看着妹妹,捏了捏她头上的两个小啾啾,语重心长的告诉她:“不行,这个人家不卖的。”
俞红豆:“……”
但最后俞红豆还是如了愿,没办法,她爹娘花的太多了。
一整套房的家具定下来,总价比盖一套房子还贵。
家具店也是很久没有一下子接这么大的单了,掌柜的一高兴,直接把那套迷你小家具的模型当做添头赠送了。
交了定金,跟掌柜的约好,七天之后来取货,俞家四口走出家具店奔着下一个目的地布庄。
对于俞红豆来说,布庄十分新奇,她没买过布,她那个年代基本上也没有卖布的实体店了。
高高的柜台和货架上面一卷卷各色颜色、材质、花纹的布料成排摆放,看着就有种规则的美感。
“客官,小店有粗布细布,请问您要哪种?”长了一张三角脸,看着有点像狐狸的伙计带着笑容迎上来,指着柜台给俞家人介绍。
布庄依然是许氏的主场,作为女主人,她要负责预算和制作一家四口的冬袄夏衣,鞋袜内衫,新家建成后,还要做窗帘帷帐,被褥等等。
“粗布和细布各拿一种我瞧瞧。”许氏不知道这家布庄的布料质量,之前都是跟着村里人去镇上赶集买的一些农家人自己织的布料。
俞红豆也不知道粗布和细布的区别,她只知道东北老花布。
伙计应了许氏的话,手脚麻利的搬来两匹布,一匹靛蓝色,一匹水红色,嘴上热情的介绍起来。
他不说粗布不好,也不说细布多好,而是夸起了颜色:“靛蓝色粗布不拘男女老少都得穿,做成外套最合适不过,水红色细布咱们本地产的少,都是从别地方进的货,拿来给女公子做衣裳又绵软又好看。”
这小伙计真是个推销人才啊~俞红豆感叹,然后高举双手拽着俞三郎的胳膊,把自己提到跟柜台一个高度,凑到布料跟前仔细瞅。
靛蓝色的布料跟她现在身上穿的一个材质,水红色的就密实细腻多了,应该是线的粗细和经纬密度不同。
俞红豆似懂非懂的点头,把沉默着当木头人的俞三郎和俞松给逗笑了。
许氏问过价钱,不论粗布还是细布,散买都要贵上两文钱,家里四口人做衣服,不孝顺公婆两身不像话……
“那一样来一批。”许氏在心里计算了一番,最后咬着牙大手笔的一样要了一匹。
“好咧~客官,我们店的布染得最好,不似普通家染的那种容易褪色,这边还有其他颜色,客官可要看看吗?”难得遇见大手笔的客人,小伙计卯劲儿的推销,又拿了一匹天青色的递过来。
“是细布吗?来一匹。”这次不等许氏说话,俞三郎便应了。
靛蓝老成,男子做外衫还罢了,用在女子身上总显得老气,水红太嫩,妻子便是能穿也不会穿,怕招眼惹人笑,莫不如再给她选一匹。
许氏跟丈夫心有灵犀,自然也知道他的想法,不过丈夫是心疼自己,她肯定也不会拒绝,只是给了俞三郎一个嗔怪的眼神。
除了这三匹做衣裳被褥的布料外,许氏又要了两匹最便宜的素色葛布,三床棉花。
小伙计连连称赞,表示这种布拿来做夏衣和蚊帐最合适不过,然后很会做人的拿了四五块布头作为添头送给许氏。
最后一结账,两匹细布四两银、一匹粗布一两零二百文,加上两匹葛布一两半,三床棉花一两半,又是将近十两银子进去。
俞红豆一边算一边感叹,房子贵,装修也费钱,没毛病,就是不知道爹娘手里还有多少钱。
她新“捡”的二十两要不要交出去呢?
第30章 腰胯弹弓新月样
家具这些是预订,布料却是随行带走的,俞松一马当先的把东西装进背篓,盖房是家中大事,他这个做儿子的却半点帮不上忙,心中愧疚的很。
俞三郎也不跟儿子争,带着家人又去了铁匠铺,买了一批柴刀、镰刀、齿爬等农具,又买了菜刀、尖刀、剪刀日常用的刀具,顺带买了一大一小两口铁锅。
跟泥瓦匠定了供一顿饭,俞三郎怕到时候跟家中饭点撞上错不开。
再有就是,泥瓦匠都是男的,俞家还有两个未出嫁的姑娘在,到底是不方便,干脆先把锅买了,到时只在房子那边临时搭个锅灶用就行。
既买了锅,那厨房里别的炊具就不能少,锅铲锅勺,粗瓷大碗,汤匙筷子,包括大木盆小木盆蒸笼等等。
最后东西太多,还是铁匠铺还有杂货铺的伙计一起帮着送货到牛车上。
“得买两口缸,到时候存水和泥拌沙,做饭洗碗都得用水,往泉眼去还是费劲。”东西放到牛车,许氏清点了一下,再看看手里的单子,觉得只差两口装水的缸。
“兴旺镇老许家做的缸好,等明儿一早我就去,顺道也买些鱼肉,总得有个荤腥。”俞三郎想的周到,许氏连连点头,
“爹,娘,儿子怕是帮不上家里什么忙,只能辛苦爹娘了。”把东西在牛车上安置好,知道时间不早,爹娘返程时间耽搁不得,只得愧疚的作别。
“傻孩子,咱们一家人客气什么,爹娘还能动呢,用得上你什么啊。”许氏想搂儿子的手,在触及儿子比自己还高的肩膀时又改为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