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10节
俞三郎的话成功把想要安抚儿子的俞老爷子给噎住了。
他看看趴在三儿身上的小孙女,再看看昨天给他骂了一顿后就死气沉沉的大孙子,最终长叹一口气。
“以我心,是不想让柳氏回来的,哪怕将来不休她,也得让她吃够教训,在娘家受一受气,这样才能知道在咱们俞家过的有多好。”
“可惜榛子不争气,生了不该生的心思,我怕现在不叫柳氏回来,咱们俞家的名声就完了。”
“我跟你娘都老了不怕什么,但你们还要在村里生活,坏了名声,往后嫁娶怎么办?”
“就算是分家了,一笔也写不出两个俞字,老大家倒是都成亲定亲了,老二老三将来的老四家孩子就不成亲了?”
俞老爷子的话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显然这是他们也没想到的一个方向。
俞三郎和许氏的脸色也稍微松快一些,原来他爹(公爹)不是全然偏向大房,也是有为了他们几房考虑的。
昨晚不只俞三郎一个人辗转反侧,俞老爷子也是思虑很久,他看得上柳氏吗?
自然看不上,但是已经娶进门了。
如果柳氏真如她所说改嫁了,或者没有孩子,那成全大孙子的念想不是不行。
可那柳氏明显就是知道分家了,以改嫁的名义吓唬孙子和老大夫妻,想回来掌大房的钱财。
现在的情况就是,俞家不能不要这个孩子,也不能主动休柳氏,哪怕柳氏有错在先,但到底没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以此来处理柳氏和她肚子里的孩子,那就是无情无义心狠手辣。
这样的名声冠在头上,不只影响其他孙子孙女的婚嫁,很可能还会影响老三和老四的前途。
他昨晚跟老三说话,其实是想让儿子暂且忍一忍,等房子盖完再搬出去,两厢便宜。
不过老三说的也有道理,这段正忙,谁能保证柳氏不趁乱生事儿,真要是再闹一回,老三就得跟老大结成死仇了。
“老三,你的心思我明白,考虑的也是正道,爹不怪你,你也别怨爹。”
“等这段忙完了,你大哥二哥还有老四也会搬出去,我跟你娘身边谁也不留,免得你们老觉得我们偏心。”老爷子一口气把自己的打算说完。
这也是他早跟老伴商量好的,他们手里有银子,儿子留在身边反而不安。
再看三个儿子,特别是老三,见他眉头松了脸色也好看了,俞老爷子不禁暗骂了一句兔崽子。
他是偏着老大点,主要老大是第一个孩子,是他在这世间第一个有血缘关系的人,可对老二老三老四,他也没说不管不顾啊。
第21章 三房讨债忆旧事
俞三郎接受了老爷子的说法,他仔细琢磨着老爷子的话,着重在“名声”两个字上品了品,几乎立刻就反应过来,老爷子是怕柳氏的事儿影响他跟老四的前程。
膈在心里一晚上的不痛快散去了一半,另一半俞三郎也不打算憋着了,转过头看向大哥大嫂,开始要债。
“这阵子春耕加开荒种药,村里人都挺忙的,我怕是得进城找瓦匠,房子要的急,估计还得加钱。”
“大哥,之前可说好了,接柳氏回来,你拿分家的一成给红豆当补偿,旁的我不跟你算,只分家的现银和地,你折价给六两银子吧!”
俞三郎的话让俞大郎夫妻面色一变,俞大郎面色凄苦的看向自己的老爹,张氏则捂脸就要哭。
“大哥大嫂,前些年你们因为这事儿那事儿的,没少从我借钱,这些我都看在兄弟情分上不算了,红豆小小年纪,差点没了一条命的赔偿,你们该不会也想赖账吧?”
俞三郎先发制人,说完这话,看了看他二哥,当初大哥没少坑他们兄弟来的。
“对啊,大哥大嫂,我早就想说,这都分家了,早先借的钱也该还了吧,我们栗子和胡桃马上都要说亲,还要盖房,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俞二郎还没反应过来,他妻子孙氏却马上知机的接过话。
张氏再也憋不住,拍着大腿就开始哭嚎起来:“我们哪有钱啊~”
妻子一哭,俞大郎也跟着开始抹眼泪卖惨:“二弟三弟,分家的银子就那么些,爹现在要连我们也要一起赶出去,这盖房子要钱,银杏出嫁要钱,柳氏生孩子要钱,马上又要春耕……”
“哥赶不上二弟能干,三弟聪明,榛子不争气,橡子又去得早……哥知道欠你们不少,是哥对不住你们……”
俞大郎一边哭一边窥他爹的脸色,见他爹八方不动,捂着胸口开始剧烈的喘息起来。
“行了,老大,欠钱还钱,这都是你该着的,一点哥哥样儿没有。”俞老爷子瞪了大儿子一眼。
是不是缺心眼,现在还不痛快点,给弟弟们留个好,往后真想独枝一个过下半辈子啊。
俞大郎没想到一向都偏着自己的爹真不管他了,哽了一下,真哭出来了。
俞红豆攀在自家爹身上看戏看了个全场,脑子里对家里人的印象又推翻了一遍。
她发誓,刚刚大伯捂胸口的时候,她爷爷、她爹和她那个闷声不吭的二伯都翻白眼了。
可见大伯装病这事儿,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啊,大伯竟然还演的那么认真!
俞红豆之前总是听爹娘背后嘀咕大房“憨面刁”,内里详情还真不知道,听刚才俞三郎要债的话,大伯以前应该没少坑爹和二伯银子。
俞大郎最是知道家里谁做主,见他爹也不向着他,只得收了做派,用脚踢了踢还坐在地上哭天抹泪的妻子。
张氏收到丈夫传递的信号,却依然不甘心,到她手的钱就是她的了,谁也别想让她吐出来。
俞大郎了解妻子的本性,示意她看老爷子和老太太,他们夫妻早有默契,不管其他人怎么翻腾,他们大房只抱着老爷子的大腿,反正弟弟妹妹们出息不出息都得孝敬爹娘。
张氏瞥了公婆一眼,见他们面色沉沉,心里咯噔一下,以往也不是没闹过,每次公婆也是不出声当热闹看,可跟现在的表情不一样。
最终就是大房心不甘情不愿的拿了二十六两银子出来,十六两给了三房,十两给了二房。
“诺,这是咱们红豆的嫁妆银子,就由咱们红豆自己拿着吧!”回了三房,俞三郎看到眼睛一直盯着十六两银子的女儿,失笑不已,干脆拿出六个小银锭放到女儿手里。
“给我?”俞红豆盯着银子不是为别的,因为眼前的银子似乎跟她当初从张三的私房钱那签到的二两白银形状和颜色不太一样。
万万没想到她爹竟然那么大方直接给了她六个小银锭,这让一直以为家里很穷的俞红豆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没错,分家之前,俞红豆一直觉得家里很穷,毕竟她哥一个月的月银(工资)才二两,都让柳氏为此打破头。
直到分家那天老爷子一下子拿出二百五十两现银,俞红豆才想起来,她虽然穿越的是本种田文,但同时也是一篇大女主的爽文。
大女主文嘛,女主发家致富奔小康都是小意思,后期不富可敌国,不能左右朝廷大事,都不叫成功。
所以《田意满满》这篇文里,金钱获取和支出方面比较也比较爽快,比如女主嫁进俞家后,第一次去摆摊,当天怒赚了八两银子,还被知名大酒楼找过来用二百两买了她一个菜方子。
后续女主开店、买地、包山建农庄等等,银子从千两到万两,读者们一片嗷嗷叫好。
有考据党出现的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喷他们说,都穿越了考据有个毛用,又有人说,古代其实也没那么穷,君不见古代皇帝赏赐大臣都几十万金……
她爹现在一出手就给了才五岁的她六个银锭子,俞红豆忽然觉得当时显摆摆的把二两银子交给哥哥的自己很傻很天真。
“爹,咱们家这么有钱吗?还是家家都这么有钱?”俞红豆有点闹不清现在社情里货币的通胀情况,这可不是好现象,所以她直接开问。
“傻孩子,天灾人祸才过去几年,哪能家家这么有钱。”俞三郎听了女儿的话就是笑,还是许氏,嗔怪的拍了丈夫一下,正色回答女儿。
“?那咱们家为啥这么有钱?就因为卖药材?”俞红豆瞬间想到重点。
“呵呵,咱红豆真聪明,既然你都问了,那爹就好好给你算一算,不过这话只在咱们屋里说,出去谁也不能说知道吗?”俞三郎见女儿一下点明主题,赞赏女儿一番,开始给她讲起过去来。
俞老爷子当初给药材铺子掌柜送终之后,便带着余下的钱财逃难,但一个药材铺子最值钱的,却不是铺子,而是药材。
虽然药材铺子被恶人抢了去,但掌柜的家里还有不少存货,俞老爷子孤身一人,也没什么行李,便背着满满一行囊的药材。
逃难路上,总有这病那灾的,俞老爷子凭借身上那些药材和半吊子的治病手艺就这么发了一小笔灾难财。
落户的桃源村后,周围几座大山,里面深藏的药草多了去了,俞老爷子不藏私,不论儿女都教导着认药草,能满山跑的时候,就让他们一人记着几样,天天进山挖药草。
“那年我挖了一根小人参,因为这边难见,卖了二十两,本来是想留着娶你娘的,结果你大伯的二儿子橡子生病,二十两就借了去,后来孩子没救回来,我也没再要。”说到这,俞三郎的表情不太愉快。
如果他哥真的只是因为这些困难欠他们银子,他根本不会要,可后面大哥大嫂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你哥之后,你娘曾经怀过一胎,因为那年水灾,你娘往山上跑的时候动了胎气,我跟你大伯上山的时候又看到一颗参,就说不卖留着给你娘补身体,结果他私下拿去卖了,你娘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没保住……”
那次他把大哥的肋骨打断了一根,大哥就多了咳嗽的毛病,虽然大哥经常借着这个装病,但俞三郎知道,其实大哥真的有伤到根本,所以这些年他厌恶大哥大嫂却又没法真的决裂。
第22章 签到地点消失了
俞红豆这才知道为什么爹娘对大房那么大的意见,想到原着许氏疯狂的追砍,后来三房跟大房不死不休的宿怨,原因都在这里。
三房因为大房失去了两个孩子。
“你爷奶明理,成亲之后除了家里的活,额外的收益各房可以自己留下。”俞三郎感激又佩服父母,所以对强逼着老爷子分家,心里很是愧疚。
“我给你四叔都馋,从小就满山跑着找吃的,后来跟着武师父学艺,更是收获良多,你四叔当初离家出走,也是因为手里有钱,心里有底气。”忆起当年跟弟弟一起上山下水的日子,俞三郎面露微笑的放松下来。
倒不是他多喜欢这个弟弟,俩人差了七岁,从小他就得带着老四,那会儿可嫌弃老四这个拖油瓶。
直到老四长大懂事儿了,兄弟俩感情才好点,后来又有了同跟武师父学艺的经历,日常一起打猎采药赚钱,这才多出几分兄弟情。
不过这几分兄弟情随着老四离家这些年也淡得差不多了。
一提到老四,俞三郎这么高兴,却是另有原因的。
他看看门外,许氏立刻拿着针线筐坐到了房门口去,俞三郎这才跟女儿讲起这其中的缘故。
之前俞四郎东山受伤,俞三郎借驴跑去找县太爷报信儿借人,后来又亲自领着人在山里搜了好几天。
抓住了几个榜上有名的大盗不说,还找到一条十分重要的线索,加上俞三郎发现田家那姑娘在山上种植姜和胡椒的事儿,都一并上报给了县太爷。
那位跟在县太爷身边的师爷便想了试种药材的事儿,还说这事儿做好了,主子将来前途无忧。
县太爷十分高兴,给了俞三郎跟俞四郎五百两银子的赏金不说,还私下单独赏了俞三郎好些物件儿。
“虽说因为柳氏那祸精咱们才跟大房闹得不可开交,但不能否认分家确实有咱们的原因,你爷前半生孤身一人,对家族繁茂就看得很重。”
“分了家,你爷心里肯定不痛快,这是爹的不孝,所以那笔银子爹做主给了你爷奶养老,免得他们自觉人老无力,心中不安。”
俞三郎说到这,停了停,看向妻子,银子给出去的事儿,他跟妻子说过,但其中缘由今天却是第一次说。
许氏感受到丈夫的目光,轻轻一笑,对他点了点头,示意自己赞同他的意思。
俞三郎回了妻子一个笑容,转过头再看向女儿继续往下说。
“你人小,可爹娘知道你很聪明,记得你三岁时第一次跟着胡桃出门,在河边捡到两个鸭蛋,一路藏着谁都没说,到晚上才交给爹娘,所以爹才给你说分明,免得你多思再想歪了。”
俞三郎为什么乐意给孩子说家里这些隐私秘密,因为他这两个孩子都极其聪明。
他怕自己不说清楚,儿女心里埋下怨,将来行差步错,再走歪路。
“嗯,爹你放心,我知道了,谁也不说。”俞红豆慎重的对父母承诺。
相较于俞三郎给老爷子二百多两银子的事儿,俞红豆更惊讶俞三郎对自己这个五岁小豆丁的推心置腹。
这大概就是互联网上那种十分开明,愿意尊重孩子的父母吧?前世作为高知的父母都没做到的事儿,没想到竟然让她在古代种田文里感受到了。
一时之间,俞红豆心思复杂难辨。
“行了,今儿就说到这,我得去村长那一趟,把宅基地定了。”俞三郎看女儿一脸受教,乐呵呵的掐了她的小脸蛋一把,准备出门办正事儿。
“我也去!我要第一个知道咱们家在哪!”提到村长家,俞红豆可就精神了。
他看看趴在三儿身上的小孙女,再看看昨天给他骂了一顿后就死气沉沉的大孙子,最终长叹一口气。
“以我心,是不想让柳氏回来的,哪怕将来不休她,也得让她吃够教训,在娘家受一受气,这样才能知道在咱们俞家过的有多好。”
“可惜榛子不争气,生了不该生的心思,我怕现在不叫柳氏回来,咱们俞家的名声就完了。”
“我跟你娘都老了不怕什么,但你们还要在村里生活,坏了名声,往后嫁娶怎么办?”
“就算是分家了,一笔也写不出两个俞字,老大家倒是都成亲定亲了,老二老三将来的老四家孩子就不成亲了?”
俞老爷子的话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显然这是他们也没想到的一个方向。
俞三郎和许氏的脸色也稍微松快一些,原来他爹(公爹)不是全然偏向大房,也是有为了他们几房考虑的。
昨晚不只俞三郎一个人辗转反侧,俞老爷子也是思虑很久,他看得上柳氏吗?
自然看不上,但是已经娶进门了。
如果柳氏真如她所说改嫁了,或者没有孩子,那成全大孙子的念想不是不行。
可那柳氏明显就是知道分家了,以改嫁的名义吓唬孙子和老大夫妻,想回来掌大房的钱财。
现在的情况就是,俞家不能不要这个孩子,也不能主动休柳氏,哪怕柳氏有错在先,但到底没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以此来处理柳氏和她肚子里的孩子,那就是无情无义心狠手辣。
这样的名声冠在头上,不只影响其他孙子孙女的婚嫁,很可能还会影响老三和老四的前途。
他昨晚跟老三说话,其实是想让儿子暂且忍一忍,等房子盖完再搬出去,两厢便宜。
不过老三说的也有道理,这段正忙,谁能保证柳氏不趁乱生事儿,真要是再闹一回,老三就得跟老大结成死仇了。
“老三,你的心思我明白,考虑的也是正道,爹不怪你,你也别怨爹。”
“等这段忙完了,你大哥二哥还有老四也会搬出去,我跟你娘身边谁也不留,免得你们老觉得我们偏心。”老爷子一口气把自己的打算说完。
这也是他早跟老伴商量好的,他们手里有银子,儿子留在身边反而不安。
再看三个儿子,特别是老三,见他眉头松了脸色也好看了,俞老爷子不禁暗骂了一句兔崽子。
他是偏着老大点,主要老大是第一个孩子,是他在这世间第一个有血缘关系的人,可对老二老三老四,他也没说不管不顾啊。
第21章 三房讨债忆旧事
俞三郎接受了老爷子的说法,他仔细琢磨着老爷子的话,着重在“名声”两个字上品了品,几乎立刻就反应过来,老爷子是怕柳氏的事儿影响他跟老四的前程。
膈在心里一晚上的不痛快散去了一半,另一半俞三郎也不打算憋着了,转过头看向大哥大嫂,开始要债。
“这阵子春耕加开荒种药,村里人都挺忙的,我怕是得进城找瓦匠,房子要的急,估计还得加钱。”
“大哥,之前可说好了,接柳氏回来,你拿分家的一成给红豆当补偿,旁的我不跟你算,只分家的现银和地,你折价给六两银子吧!”
俞三郎的话让俞大郎夫妻面色一变,俞大郎面色凄苦的看向自己的老爹,张氏则捂脸就要哭。
“大哥大嫂,前些年你们因为这事儿那事儿的,没少从我借钱,这些我都看在兄弟情分上不算了,红豆小小年纪,差点没了一条命的赔偿,你们该不会也想赖账吧?”
俞三郎先发制人,说完这话,看了看他二哥,当初大哥没少坑他们兄弟来的。
“对啊,大哥大嫂,我早就想说,这都分家了,早先借的钱也该还了吧,我们栗子和胡桃马上都要说亲,还要盖房,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俞二郎还没反应过来,他妻子孙氏却马上知机的接过话。
张氏再也憋不住,拍着大腿就开始哭嚎起来:“我们哪有钱啊~”
妻子一哭,俞大郎也跟着开始抹眼泪卖惨:“二弟三弟,分家的银子就那么些,爹现在要连我们也要一起赶出去,这盖房子要钱,银杏出嫁要钱,柳氏生孩子要钱,马上又要春耕……”
“哥赶不上二弟能干,三弟聪明,榛子不争气,橡子又去得早……哥知道欠你们不少,是哥对不住你们……”
俞大郎一边哭一边窥他爹的脸色,见他爹八方不动,捂着胸口开始剧烈的喘息起来。
“行了,老大,欠钱还钱,这都是你该着的,一点哥哥样儿没有。”俞老爷子瞪了大儿子一眼。
是不是缺心眼,现在还不痛快点,给弟弟们留个好,往后真想独枝一个过下半辈子啊。
俞大郎没想到一向都偏着自己的爹真不管他了,哽了一下,真哭出来了。
俞红豆攀在自家爹身上看戏看了个全场,脑子里对家里人的印象又推翻了一遍。
她发誓,刚刚大伯捂胸口的时候,她爷爷、她爹和她那个闷声不吭的二伯都翻白眼了。
可见大伯装病这事儿,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啊,大伯竟然还演的那么认真!
俞红豆之前总是听爹娘背后嘀咕大房“憨面刁”,内里详情还真不知道,听刚才俞三郎要债的话,大伯以前应该没少坑爹和二伯银子。
俞大郎最是知道家里谁做主,见他爹也不向着他,只得收了做派,用脚踢了踢还坐在地上哭天抹泪的妻子。
张氏收到丈夫传递的信号,却依然不甘心,到她手的钱就是她的了,谁也别想让她吐出来。
俞大郎了解妻子的本性,示意她看老爷子和老太太,他们夫妻早有默契,不管其他人怎么翻腾,他们大房只抱着老爷子的大腿,反正弟弟妹妹们出息不出息都得孝敬爹娘。
张氏瞥了公婆一眼,见他们面色沉沉,心里咯噔一下,以往也不是没闹过,每次公婆也是不出声当热闹看,可跟现在的表情不一样。
最终就是大房心不甘情不愿的拿了二十六两银子出来,十六两给了三房,十两给了二房。
“诺,这是咱们红豆的嫁妆银子,就由咱们红豆自己拿着吧!”回了三房,俞三郎看到眼睛一直盯着十六两银子的女儿,失笑不已,干脆拿出六个小银锭放到女儿手里。
“给我?”俞红豆盯着银子不是为别的,因为眼前的银子似乎跟她当初从张三的私房钱那签到的二两白银形状和颜色不太一样。
万万没想到她爹竟然那么大方直接给了她六个小银锭,这让一直以为家里很穷的俞红豆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没错,分家之前,俞红豆一直觉得家里很穷,毕竟她哥一个月的月银(工资)才二两,都让柳氏为此打破头。
直到分家那天老爷子一下子拿出二百五十两现银,俞红豆才想起来,她虽然穿越的是本种田文,但同时也是一篇大女主的爽文。
大女主文嘛,女主发家致富奔小康都是小意思,后期不富可敌国,不能左右朝廷大事,都不叫成功。
所以《田意满满》这篇文里,金钱获取和支出方面比较也比较爽快,比如女主嫁进俞家后,第一次去摆摊,当天怒赚了八两银子,还被知名大酒楼找过来用二百两买了她一个菜方子。
后续女主开店、买地、包山建农庄等等,银子从千两到万两,读者们一片嗷嗷叫好。
有考据党出现的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喷他们说,都穿越了考据有个毛用,又有人说,古代其实也没那么穷,君不见古代皇帝赏赐大臣都几十万金……
她爹现在一出手就给了才五岁的她六个银锭子,俞红豆忽然觉得当时显摆摆的把二两银子交给哥哥的自己很傻很天真。
“爹,咱们家这么有钱吗?还是家家都这么有钱?”俞红豆有点闹不清现在社情里货币的通胀情况,这可不是好现象,所以她直接开问。
“傻孩子,天灾人祸才过去几年,哪能家家这么有钱。”俞三郎听了女儿的话就是笑,还是许氏,嗔怪的拍了丈夫一下,正色回答女儿。
“?那咱们家为啥这么有钱?就因为卖药材?”俞红豆瞬间想到重点。
“呵呵,咱红豆真聪明,既然你都问了,那爹就好好给你算一算,不过这话只在咱们屋里说,出去谁也不能说知道吗?”俞三郎见女儿一下点明主题,赞赏女儿一番,开始给她讲起过去来。
俞老爷子当初给药材铺子掌柜送终之后,便带着余下的钱财逃难,但一个药材铺子最值钱的,却不是铺子,而是药材。
虽然药材铺子被恶人抢了去,但掌柜的家里还有不少存货,俞老爷子孤身一人,也没什么行李,便背着满满一行囊的药材。
逃难路上,总有这病那灾的,俞老爷子凭借身上那些药材和半吊子的治病手艺就这么发了一小笔灾难财。
落户的桃源村后,周围几座大山,里面深藏的药草多了去了,俞老爷子不藏私,不论儿女都教导着认药草,能满山跑的时候,就让他们一人记着几样,天天进山挖药草。
“那年我挖了一根小人参,因为这边难见,卖了二十两,本来是想留着娶你娘的,结果你大伯的二儿子橡子生病,二十两就借了去,后来孩子没救回来,我也没再要。”说到这,俞三郎的表情不太愉快。
如果他哥真的只是因为这些困难欠他们银子,他根本不会要,可后面大哥大嫂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你哥之后,你娘曾经怀过一胎,因为那年水灾,你娘往山上跑的时候动了胎气,我跟你大伯上山的时候又看到一颗参,就说不卖留着给你娘补身体,结果他私下拿去卖了,你娘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没保住……”
那次他把大哥的肋骨打断了一根,大哥就多了咳嗽的毛病,虽然大哥经常借着这个装病,但俞三郎知道,其实大哥真的有伤到根本,所以这些年他厌恶大哥大嫂却又没法真的决裂。
第22章 签到地点消失了
俞红豆这才知道为什么爹娘对大房那么大的意见,想到原着许氏疯狂的追砍,后来三房跟大房不死不休的宿怨,原因都在这里。
三房因为大房失去了两个孩子。
“你爷奶明理,成亲之后除了家里的活,额外的收益各房可以自己留下。”俞三郎感激又佩服父母,所以对强逼着老爷子分家,心里很是愧疚。
“我给你四叔都馋,从小就满山跑着找吃的,后来跟着武师父学艺,更是收获良多,你四叔当初离家出走,也是因为手里有钱,心里有底气。”忆起当年跟弟弟一起上山下水的日子,俞三郎面露微笑的放松下来。
倒不是他多喜欢这个弟弟,俩人差了七岁,从小他就得带着老四,那会儿可嫌弃老四这个拖油瓶。
直到老四长大懂事儿了,兄弟俩感情才好点,后来又有了同跟武师父学艺的经历,日常一起打猎采药赚钱,这才多出几分兄弟情。
不过这几分兄弟情随着老四离家这些年也淡得差不多了。
一提到老四,俞三郎这么高兴,却是另有原因的。
他看看门外,许氏立刻拿着针线筐坐到了房门口去,俞三郎这才跟女儿讲起这其中的缘故。
之前俞四郎东山受伤,俞三郎借驴跑去找县太爷报信儿借人,后来又亲自领着人在山里搜了好几天。
抓住了几个榜上有名的大盗不说,还找到一条十分重要的线索,加上俞三郎发现田家那姑娘在山上种植姜和胡椒的事儿,都一并上报给了县太爷。
那位跟在县太爷身边的师爷便想了试种药材的事儿,还说这事儿做好了,主子将来前途无忧。
县太爷十分高兴,给了俞三郎跟俞四郎五百两银子的赏金不说,还私下单独赏了俞三郎好些物件儿。
“虽说因为柳氏那祸精咱们才跟大房闹得不可开交,但不能否认分家确实有咱们的原因,你爷前半生孤身一人,对家族繁茂就看得很重。”
“分了家,你爷心里肯定不痛快,这是爹的不孝,所以那笔银子爹做主给了你爷奶养老,免得他们自觉人老无力,心中不安。”
俞三郎说到这,停了停,看向妻子,银子给出去的事儿,他跟妻子说过,但其中缘由今天却是第一次说。
许氏感受到丈夫的目光,轻轻一笑,对他点了点头,示意自己赞同他的意思。
俞三郎回了妻子一个笑容,转过头再看向女儿继续往下说。
“你人小,可爹娘知道你很聪明,记得你三岁时第一次跟着胡桃出门,在河边捡到两个鸭蛋,一路藏着谁都没说,到晚上才交给爹娘,所以爹才给你说分明,免得你多思再想歪了。”
俞三郎为什么乐意给孩子说家里这些隐私秘密,因为他这两个孩子都极其聪明。
他怕自己不说清楚,儿女心里埋下怨,将来行差步错,再走歪路。
“嗯,爹你放心,我知道了,谁也不说。”俞红豆慎重的对父母承诺。
相较于俞三郎给老爷子二百多两银子的事儿,俞红豆更惊讶俞三郎对自己这个五岁小豆丁的推心置腹。
这大概就是互联网上那种十分开明,愿意尊重孩子的父母吧?前世作为高知的父母都没做到的事儿,没想到竟然让她在古代种田文里感受到了。
一时之间,俞红豆心思复杂难辨。
“行了,今儿就说到这,我得去村长那一趟,把宅基地定了。”俞三郎看女儿一脸受教,乐呵呵的掐了她的小脸蛋一把,准备出门办正事儿。
“我也去!我要第一个知道咱们家在哪!”提到村长家,俞红豆可就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