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6节
言情剧里起点这些都不重要,反正草根出身的男主,都是夸夸立功,嗷嗷升职,故事结局的时候,男主都是大将军了。
这会儿俞家除了在外务工的俞松还有被赶回娘家的柳氏之外,全部聚集在一堂,一个是俞三郎带了许多礼回来,另一个也是为俞四郎送行,老爷子决定顺便在饭桌上公布点事儿。
“这些是三郎四郎带回来的,说是太爷的赏赐,家家都有,你娘都分好了,一会儿都拿回屋去。”
俞老爷子指了指摆了一炕的东西,环顾了一圈,见老大夫妻眼神滴溜溜乱飞,老二夫妻一脸喜色,老三夫妻本本分分看不出情绪,老四则一脸无谓,不禁暗自叹息。
“之前定了说,等老四成亲就分家,可老四成亲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老二家的栗子没准还要赶在他四叔前娶妻,家里的房子就不够住了,我想着趁这会儿干脆把家提前分了,然后找村里给你们划了宅基地,房子建好了你们再搬出去。”
老爷子原本心中不甘,他孤身一人,前半辈子只在老掌柜那感受到了一丝家的感觉,所以成亲有了子嗣后,越发的贪图喧闹的氛围,先前哪怕是在村长那说好了,他也想着拖一拖再说,可现在不一样了。
“我孤身一人,你娘虽然有娘家,但多余,所以我们俞家能到现在多半是我跟你娘一点一点熬出来的,家里现在就这么个院儿,还有十八亩地和半片山,孩子娘,咱有多少积蓄?”老太爷说到这叹了口气,转头把话递给自己的妻子。
“现银二百五十两整,零碎的25吊钱。”俞老太太李氏看了丈夫一眼,也看了几个儿子媳妇一眼,目光着重还在四儿子身上多看了几下。
“房子我跟你娘住,银子我们留下五十两,剩下二百两银子分四份,你们四个均分一份,零碎的25吊留着给老四娶亲,往后我们逢年过节的你们愿意孝敬就孝敬,不愿意也行,将来我们老了病了钱不够了,你们得均摊。”
“家里十八亩地,我们留下三亩,余下十五亩和半片山,正好你们四个分,要山地就少,要地就别要山。”老爷子也不怕儿子钱少不够用,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未必能凑出几两银子,加上这些年,他睁一眼闭一眼的,各房也都多少攒下点家私。
“爹,我不常在家,我那份地就交给爹处理,收益就当我孝顺和劳烦爹娘的心意吧!”俞四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儿,他一回来就闹得家里分家,不免有些愧疚。
“爹,我往后要城里和村里来回跑,我就要三亩地和那半片山吧。”俞三郎也表态,将来他肯定不会留在村里,但该要的还是得要。
“成,老大老二没意见吧?”俞老爷子虽然是问,但语气其实已经定了,这样分下来,老大老二都不亏,毕竟他们两家的孩子都养大了。
俞老大偷偷看了自家爹一眼,甩开背后掐自己的手,对着自家爹点头:“爹,我没意见。”
俞老大如此,俞老二更是没意见了。
因搬出去之前还在家吃住,所以粮食鸡鸭这些暂时不分,俞家各房拿了银子和俞三郎带的礼物回到各房,欢喜还是愤慨各不相同。
俞四郎没走,他看看门外,转身关了房门,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到爹娘面前。
“爹,娘,我跟三哥这次立了一功,抓了几个出了名的江洋大盗,这是县里给的奖励,三哥说到底分家的起因是他家,伤了您和娘的心,他愧疚万分,叫我把这一半银子提出来留给您二老,只求二老手里宽裕心里有底气。”
“我不在家多年,未曾尽孝,竟让爹娘担心了,另外一半银子就算这些年我给爹娘的生辰孝敬,还请爹娘收下。”俞四郎听三哥说这钱给爹娘的时候,既佩服又内疚,其实之前他一直觉得三哥一家闹得有点过分来的。
俞老爷子半响没出声,老太太眼泪“唰”的一下掉了下来,养了四个儿子,娶了媳妇儿都像是贴出去了,儿子大了也确实该顾着自己的小家了,他们老两口没用了,将来若是走得痛快还好,若真是病个几年,最后是个什么下场都未可知。
“行了老太婆,哭什么,儿子的孝心咱们收着,将来哪怕他们顾不上咱们,手里有钱,买几个人侍候都够了。”俞老爷子安慰妻子,顺手接过银票一看,手都一哆嗦。
竟是五百两,比老两口挣了一辈子的钱都多,俞老爷子想,难怪三郎说手里宽裕心里有底气,钱是英雄胆,刚才的话是他唬弄老伴的,但有了这五百两,却是现实。
李氏见老头子一哆嗦吓了一跳,也跟着看过去,认字不多,但识钱的老太太也跟着一哆嗦。
要么说财帛动人心,这张银票到了跟前,老两口分家的伤感,儿女疏远的伤心,对未来的不安一下子都去了。
那边俞红豆却还不知道她爹一把就给出去二百多两银子,而是在心里暗搓搓的想着,要不要再消费1点去薅2两张三的私房钱,又或者去搜刮一下赌徒赖麻子赃物……
第13章 俞三郎为村争利
俞家暗地里分了家,当天晚上吃了一顿团圆饭,第二天一大早俞四郎便再次离开了家。
吃饭永远比别人晚一步,每次都是她娘给送到房间并且开小灶的俞红豆起床的时候,才知道今天村长召集村里所有人集合开会。
“唔~唔也去~”俞红豆把娘剥好的鸡蛋往嘴里一塞,嘴巴撑得像个小仓鼠,使劲儿的嚼了嚼生往下咽,唬得许氏连忙端起水碗给她灌了两口。
“行带你去,别急,娘等着你。”许氏好气又好笑的看着女儿,给她顺了顺胸口,自打女儿这次病好,人活泼了许多,让她打心底松了口气,总算不会有女儿随时会夭折的担忧了。
俞三郎本来落后爹和哥哥们一步就想等妻子一起走,没想到妻子叫女儿这个小磨人精给拦住了,好笑的点了点女儿的小鼻子,把她从妻子怀里接过来抱着她往村里集合的地方去。
“爹,村长召集大家要干嘛啊?”俞红豆好奇得很,昨天也没听说啊。
“说了你也不懂,小人精。”俞三郎不回答,反正等会儿村长也会说,现在一路都是人,他还是别提前漏口风,免得被围住走不了。
“哼~”俞红豆假装生气的撅嘴,然后又不好意思的抿住,自打她发现家人对她极致的宠溺和爱护后,她好像真的变小了。
“咱红豆生气了?爹还说下午带你上山抓兔子,看来是去不成了。”俞三郎呵呵笑,故意逗女儿。
“去,我要去~爹爹我没有生气。”小美女能屈能伸,虽然知道爹是逗她,但俞红豆还是谄媚的搓搓小手,寻思要是爹不答应,她就不要脸皮的给亲爹一个爱的贴贴。
俞三郎看着女儿歪着脑袋,像苍蝇似的搓着小手,忍不住放声大笑,这孩子怎么这么可乐!
一家三口和乐融融的到村里的集合处,位于村子北边的泉眼旁时,村里的人几乎已经都到了。
“静一静,大家静一静听我说!”村长站在泉眼旁的一处石台上,示意安静。
村长平日颇受敬重,大家都知道不是大事儿,村长也不会把所有人都召集来,所以很快便安静下来。
“这次把大家召集至此,是有件好事儿要宣布。”村长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一片人头,目光扫过俞家几口人的时候,心里充满感叹和佩服。
当年他爷临终前就说过,俞攀石一个乞儿能混到如今实在是个人物,叫他爹和他多交好一些,早前只觉得俞攀石会做人,四个儿子勤快又孝顺,现今看来,人家的大福气在后头呢。
“村长,到底什么好事儿啊?是又免赋税了吗?”对百姓来说,最欢喜的事儿,莫过于是多收获少缴税,其他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根本不敢奢望。
“不是,是俞家老三和老四,给咱们村挣了一条来钱的道儿。”村长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公布了。
“啥来钱道儿?老三,你给咱挣到免税田了?”听到村长的话,众人一片喧哗,很快就有人寻摸起俞家人,看到站在远处的俞三郎便高声追问起来。
“你天天就想美事儿,哪有那么多免税田,那都是要村里有当官庇护的。”其他人怼了前面的一句,转头自己又追问:“俞老三,你倒是说说啊,到底啥来钱道儿。”
俞三郎无语,对着村长那边做了个“请看那边”的手势。
大声喧哗的几个人顺着俞三郎的手看过去,见一脸肃容的村长,不禁有些讪讪。
“老三跟老四通过贵人,给咱们村拿到了试种药材的资格。”村长这话一出口,安静的人再次喧闹起来。
“啥?种药材?那玩意儿种了能活么?”
“能应该能,可种了药材咱们吃啥?”
“万一种药材挣钱,就买粮吃呗!”
“我长这么大还没买过一口粮,不知道粮食铺子的粮食跟咱自家的一个味儿不?”
“别吵吵,听村长说!村长还能害咱么?”
最后这句话很好的控制住了全场,在场的人目光重新投放到村长身上,但其中不包括俞三郎怀中的俞红豆。
她正神奇的看着自己的亲爹俞三郎,脑海中还在天马行空的猜测自家这个爹是不是被穿了。
她保证剧情中绝对没有这段,就算因为她这只小蝴蝶活下来改变了一些事情的走向,可不论是记忆中还是现在俞红豆自己的判断都实实在在的告诉她,俞三郎根本没打算留在村里种田。
种药材也不可能,他们一家四口就没个擅长干体力活的。
俞家老爷子为什么那么富,田地却只有十八亩和半片山?
一来村子附近的田地被几个里正垄断的厉害,二来就是俞家没几个能干农活的人。
别看四个儿子,俞大郎惯常会偷懒,看着他没少干活,实际没出多少活。
俞二郎是个实心的,但妻子怕他累死,时不时的就拽他偷个懒。
俞三郎自小滑头,干得最少但人家能给家里找补给,谁也不好挑毛病。
俞四郎……没等干活就跑了。
所以这些年,俞老爷子攒钱,但家里的田一直没什么增长。
“不是让你们自己家种,是集合村里一起种,种完了官差收购,大家一起分钱,县太爷特准,把南边蝴蝶山北边的荒地都划到咱们村,往后就在那边种药材。”村长知道村里人最看重啥,三言两语把重点说了。
村里人再次哗然,有动心思想能不能自己捞好处的,也有想偷懒不想干的,但大多数人都生出了一股兴奋,虽然不知道要种啥,但一听不动自家田,还多了山和地,感觉上就能增加一点进项。
“爹,种什么药材啊,是爷爷采的那些吗?”俞红豆眨巴眼,她爹是给她爷找了个“教授”的活么?
“咱们种的是既好吃又对身体好的药材。”俞三郎颇有几分自得的回答女儿,这事儿说起来,真的全是他的功劳,老四也就沾个边儿吧。
要不是他眼神好,在山上调查的时候,发现老四那救命恩人偷偷在山里种了东西,从小就学着识别药草的他都不知道,原来还能成片的种植那两样珍贵的药材。
所以是啥?俞红豆的小脸上画着大大的问号。
很快村长就给了她和大家答案:“是姜和胡椒。”
第14章 再进山收获多多
听到胡椒和姜的时候,俞红豆都有点怀疑人生了。
因为这两样东西其实算得上是女主长蓄力的一个大招,直到小说快完结,男主作为大将军出征北寒之地,她才拿出来,向军中(其实就是给男主)捐赠了一大批生姜制品和胡椒。
番外中,人到中年女主成了一品诰命夫人后,出了不少食谱,在食谱中也描述了这些调料的种植技巧,为此获得天下无数人赞扬,皇帝都尊称其一声【夫人】。
时下姜和胡椒都作为中药出售,即便众所周知这两样都是驱寒助消化的好物,却也没什么人想起种植。
女主前期做小吃发家,为了祛腥增香,对这两样东西的用量极大,但她又没有本钱也不敢去药店购买,便在山里偷偷种植,后期发家后,直接买了山头开始培植各种香料,其中姜、胡椒和辣椒占了大头。
看小说的时候,读者们一度觉得作者是川渝人,后来才知道人家是地地道道的粤省人,而且是一丁点辣都不能吃的那种,只反差萌这点就让作者收了一大批粉丝。
她爹和她那个四叔提前把女主的大招破了,往后女主的事业,以及男女主的感情发展还能那么顺利么?
“这能行么?到时候要是种不活,或者赶上老天不赏脸,欠收了,县太爷不会罚咱们吧?”
“对啊,这玩意儿谁也没种过,到时候种不好怎么办?”
“大伙一起种,那谁偷懒或者使坏,算谁的啊!”
“咱们还要种自己的庄稼,也没空管别处啊~”
除了有钱人的奴仆庄户,没听过说大家一起种一块地的,村里有几个懒汉几个搅屎棍儿,彼此都了解的透透的,凭什么让他们跟着一起分钱。
村民们再次议论纷纷,吵得俞红豆脑瓜仁都疼。
不过村长既然已经公布了,那就证明这些问题都经历过慎重的思考。
他针对这些问题一条条的回答,说得口干舌燥之时,却看到正抱着女儿偷偷溜走的俞三郎,顿时像找到救星,平时端着的村长架子也不要了,扯着嗓子就把俞三郎给召唤回来。
俞三郎无奈,只得放下女儿步入到人群中,帮着村长给大家解惑。
这事儿许氏也是刚刚听说,可她却不太关心,家里的事儿都是丈夫做主,见这会儿人群哄哄,便想抱着女儿先回去。
无奈俞红豆正在兴头上,她也很想知道人心不齐的情况下,村里如何共同致富。
听着听着,俞红豆的表情开始古怪起来,怎么感觉有点像集体所有制呢?
县里出种子,按照比例折价回收,大家一起干活,分小队责任田,十个里正负责监督记录,每人设置底分,表现好的加记,表现不好扣除,最后按分结钱,这不是妥妥的生产队模式么?
难道还有别的穿越者?或者女主在背后给出的主意?
纷纷扰扰的问询一直到近晌午,村长说明天会出正式的告示贴在这里,叫大家先回去,两天后,县太爷会派人送生姜种子和胡椒来,到时候还有更细致的条例要交代。
俞三郎松了口气,不管后面的呼喊,拎着女儿跟妻子脚步飞快的跑了。
【签到地点:张山的私房钱存储地,是否消耗1点签到?】
这会儿俞家除了在外务工的俞松还有被赶回娘家的柳氏之外,全部聚集在一堂,一个是俞三郎带了许多礼回来,另一个也是为俞四郎送行,老爷子决定顺便在饭桌上公布点事儿。
“这些是三郎四郎带回来的,说是太爷的赏赐,家家都有,你娘都分好了,一会儿都拿回屋去。”
俞老爷子指了指摆了一炕的东西,环顾了一圈,见老大夫妻眼神滴溜溜乱飞,老二夫妻一脸喜色,老三夫妻本本分分看不出情绪,老四则一脸无谓,不禁暗自叹息。
“之前定了说,等老四成亲就分家,可老四成亲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老二家的栗子没准还要赶在他四叔前娶妻,家里的房子就不够住了,我想着趁这会儿干脆把家提前分了,然后找村里给你们划了宅基地,房子建好了你们再搬出去。”
老爷子原本心中不甘,他孤身一人,前半辈子只在老掌柜那感受到了一丝家的感觉,所以成亲有了子嗣后,越发的贪图喧闹的氛围,先前哪怕是在村长那说好了,他也想着拖一拖再说,可现在不一样了。
“我孤身一人,你娘虽然有娘家,但多余,所以我们俞家能到现在多半是我跟你娘一点一点熬出来的,家里现在就这么个院儿,还有十八亩地和半片山,孩子娘,咱有多少积蓄?”老太爷说到这叹了口气,转头把话递给自己的妻子。
“现银二百五十两整,零碎的25吊钱。”俞老太太李氏看了丈夫一眼,也看了几个儿子媳妇一眼,目光着重还在四儿子身上多看了几下。
“房子我跟你娘住,银子我们留下五十两,剩下二百两银子分四份,你们四个均分一份,零碎的25吊留着给老四娶亲,往后我们逢年过节的你们愿意孝敬就孝敬,不愿意也行,将来我们老了病了钱不够了,你们得均摊。”
“家里十八亩地,我们留下三亩,余下十五亩和半片山,正好你们四个分,要山地就少,要地就别要山。”老爷子也不怕儿子钱少不够用,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未必能凑出几两银子,加上这些年,他睁一眼闭一眼的,各房也都多少攒下点家私。
“爹,我不常在家,我那份地就交给爹处理,收益就当我孝顺和劳烦爹娘的心意吧!”俞四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儿,他一回来就闹得家里分家,不免有些愧疚。
“爹,我往后要城里和村里来回跑,我就要三亩地和那半片山吧。”俞三郎也表态,将来他肯定不会留在村里,但该要的还是得要。
“成,老大老二没意见吧?”俞老爷子虽然是问,但语气其实已经定了,这样分下来,老大老二都不亏,毕竟他们两家的孩子都养大了。
俞老大偷偷看了自家爹一眼,甩开背后掐自己的手,对着自家爹点头:“爹,我没意见。”
俞老大如此,俞老二更是没意见了。
因搬出去之前还在家吃住,所以粮食鸡鸭这些暂时不分,俞家各房拿了银子和俞三郎带的礼物回到各房,欢喜还是愤慨各不相同。
俞四郎没走,他看看门外,转身关了房门,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到爹娘面前。
“爹,娘,我跟三哥这次立了一功,抓了几个出了名的江洋大盗,这是县里给的奖励,三哥说到底分家的起因是他家,伤了您和娘的心,他愧疚万分,叫我把这一半银子提出来留给您二老,只求二老手里宽裕心里有底气。”
“我不在家多年,未曾尽孝,竟让爹娘担心了,另外一半银子就算这些年我给爹娘的生辰孝敬,还请爹娘收下。”俞四郎听三哥说这钱给爹娘的时候,既佩服又内疚,其实之前他一直觉得三哥一家闹得有点过分来的。
俞老爷子半响没出声,老太太眼泪“唰”的一下掉了下来,养了四个儿子,娶了媳妇儿都像是贴出去了,儿子大了也确实该顾着自己的小家了,他们老两口没用了,将来若是走得痛快还好,若真是病个几年,最后是个什么下场都未可知。
“行了老太婆,哭什么,儿子的孝心咱们收着,将来哪怕他们顾不上咱们,手里有钱,买几个人侍候都够了。”俞老爷子安慰妻子,顺手接过银票一看,手都一哆嗦。
竟是五百两,比老两口挣了一辈子的钱都多,俞老爷子想,难怪三郎说手里宽裕心里有底气,钱是英雄胆,刚才的话是他唬弄老伴的,但有了这五百两,却是现实。
李氏见老头子一哆嗦吓了一跳,也跟着看过去,认字不多,但识钱的老太太也跟着一哆嗦。
要么说财帛动人心,这张银票到了跟前,老两口分家的伤感,儿女疏远的伤心,对未来的不安一下子都去了。
那边俞红豆却还不知道她爹一把就给出去二百多两银子,而是在心里暗搓搓的想着,要不要再消费1点去薅2两张三的私房钱,又或者去搜刮一下赌徒赖麻子赃物……
第13章 俞三郎为村争利
俞家暗地里分了家,当天晚上吃了一顿团圆饭,第二天一大早俞四郎便再次离开了家。
吃饭永远比别人晚一步,每次都是她娘给送到房间并且开小灶的俞红豆起床的时候,才知道今天村长召集村里所有人集合开会。
“唔~唔也去~”俞红豆把娘剥好的鸡蛋往嘴里一塞,嘴巴撑得像个小仓鼠,使劲儿的嚼了嚼生往下咽,唬得许氏连忙端起水碗给她灌了两口。
“行带你去,别急,娘等着你。”许氏好气又好笑的看着女儿,给她顺了顺胸口,自打女儿这次病好,人活泼了许多,让她打心底松了口气,总算不会有女儿随时会夭折的担忧了。
俞三郎本来落后爹和哥哥们一步就想等妻子一起走,没想到妻子叫女儿这个小磨人精给拦住了,好笑的点了点女儿的小鼻子,把她从妻子怀里接过来抱着她往村里集合的地方去。
“爹,村长召集大家要干嘛啊?”俞红豆好奇得很,昨天也没听说啊。
“说了你也不懂,小人精。”俞三郎不回答,反正等会儿村长也会说,现在一路都是人,他还是别提前漏口风,免得被围住走不了。
“哼~”俞红豆假装生气的撅嘴,然后又不好意思的抿住,自打她发现家人对她极致的宠溺和爱护后,她好像真的变小了。
“咱红豆生气了?爹还说下午带你上山抓兔子,看来是去不成了。”俞三郎呵呵笑,故意逗女儿。
“去,我要去~爹爹我没有生气。”小美女能屈能伸,虽然知道爹是逗她,但俞红豆还是谄媚的搓搓小手,寻思要是爹不答应,她就不要脸皮的给亲爹一个爱的贴贴。
俞三郎看着女儿歪着脑袋,像苍蝇似的搓着小手,忍不住放声大笑,这孩子怎么这么可乐!
一家三口和乐融融的到村里的集合处,位于村子北边的泉眼旁时,村里的人几乎已经都到了。
“静一静,大家静一静听我说!”村长站在泉眼旁的一处石台上,示意安静。
村长平日颇受敬重,大家都知道不是大事儿,村长也不会把所有人都召集来,所以很快便安静下来。
“这次把大家召集至此,是有件好事儿要宣布。”村长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一片人头,目光扫过俞家几口人的时候,心里充满感叹和佩服。
当年他爷临终前就说过,俞攀石一个乞儿能混到如今实在是个人物,叫他爹和他多交好一些,早前只觉得俞攀石会做人,四个儿子勤快又孝顺,现今看来,人家的大福气在后头呢。
“村长,到底什么好事儿啊?是又免赋税了吗?”对百姓来说,最欢喜的事儿,莫过于是多收获少缴税,其他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根本不敢奢望。
“不是,是俞家老三和老四,给咱们村挣了一条来钱的道儿。”村长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公布了。
“啥来钱道儿?老三,你给咱挣到免税田了?”听到村长的话,众人一片喧哗,很快就有人寻摸起俞家人,看到站在远处的俞三郎便高声追问起来。
“你天天就想美事儿,哪有那么多免税田,那都是要村里有当官庇护的。”其他人怼了前面的一句,转头自己又追问:“俞老三,你倒是说说啊,到底啥来钱道儿。”
俞三郎无语,对着村长那边做了个“请看那边”的手势。
大声喧哗的几个人顺着俞三郎的手看过去,见一脸肃容的村长,不禁有些讪讪。
“老三跟老四通过贵人,给咱们村拿到了试种药材的资格。”村长这话一出口,安静的人再次喧闹起来。
“啥?种药材?那玩意儿种了能活么?”
“能应该能,可种了药材咱们吃啥?”
“万一种药材挣钱,就买粮吃呗!”
“我长这么大还没买过一口粮,不知道粮食铺子的粮食跟咱自家的一个味儿不?”
“别吵吵,听村长说!村长还能害咱么?”
最后这句话很好的控制住了全场,在场的人目光重新投放到村长身上,但其中不包括俞三郎怀中的俞红豆。
她正神奇的看着自己的亲爹俞三郎,脑海中还在天马行空的猜测自家这个爹是不是被穿了。
她保证剧情中绝对没有这段,就算因为她这只小蝴蝶活下来改变了一些事情的走向,可不论是记忆中还是现在俞红豆自己的判断都实实在在的告诉她,俞三郎根本没打算留在村里种田。
种药材也不可能,他们一家四口就没个擅长干体力活的。
俞家老爷子为什么那么富,田地却只有十八亩和半片山?
一来村子附近的田地被几个里正垄断的厉害,二来就是俞家没几个能干农活的人。
别看四个儿子,俞大郎惯常会偷懒,看着他没少干活,实际没出多少活。
俞二郎是个实心的,但妻子怕他累死,时不时的就拽他偷个懒。
俞三郎自小滑头,干得最少但人家能给家里找补给,谁也不好挑毛病。
俞四郎……没等干活就跑了。
所以这些年,俞老爷子攒钱,但家里的田一直没什么增长。
“不是让你们自己家种,是集合村里一起种,种完了官差收购,大家一起分钱,县太爷特准,把南边蝴蝶山北边的荒地都划到咱们村,往后就在那边种药材。”村长知道村里人最看重啥,三言两语把重点说了。
村里人再次哗然,有动心思想能不能自己捞好处的,也有想偷懒不想干的,但大多数人都生出了一股兴奋,虽然不知道要种啥,但一听不动自家田,还多了山和地,感觉上就能增加一点进项。
“爹,种什么药材啊,是爷爷采的那些吗?”俞红豆眨巴眼,她爹是给她爷找了个“教授”的活么?
“咱们种的是既好吃又对身体好的药材。”俞三郎颇有几分自得的回答女儿,这事儿说起来,真的全是他的功劳,老四也就沾个边儿吧。
要不是他眼神好,在山上调查的时候,发现老四那救命恩人偷偷在山里种了东西,从小就学着识别药草的他都不知道,原来还能成片的种植那两样珍贵的药材。
所以是啥?俞红豆的小脸上画着大大的问号。
很快村长就给了她和大家答案:“是姜和胡椒。”
第14章 再进山收获多多
听到胡椒和姜的时候,俞红豆都有点怀疑人生了。
因为这两样东西其实算得上是女主长蓄力的一个大招,直到小说快完结,男主作为大将军出征北寒之地,她才拿出来,向军中(其实就是给男主)捐赠了一大批生姜制品和胡椒。
番外中,人到中年女主成了一品诰命夫人后,出了不少食谱,在食谱中也描述了这些调料的种植技巧,为此获得天下无数人赞扬,皇帝都尊称其一声【夫人】。
时下姜和胡椒都作为中药出售,即便众所周知这两样都是驱寒助消化的好物,却也没什么人想起种植。
女主前期做小吃发家,为了祛腥增香,对这两样东西的用量极大,但她又没有本钱也不敢去药店购买,便在山里偷偷种植,后期发家后,直接买了山头开始培植各种香料,其中姜、胡椒和辣椒占了大头。
看小说的时候,读者们一度觉得作者是川渝人,后来才知道人家是地地道道的粤省人,而且是一丁点辣都不能吃的那种,只反差萌这点就让作者收了一大批粉丝。
她爹和她那个四叔提前把女主的大招破了,往后女主的事业,以及男女主的感情发展还能那么顺利么?
“这能行么?到时候要是种不活,或者赶上老天不赏脸,欠收了,县太爷不会罚咱们吧?”
“对啊,这玩意儿谁也没种过,到时候种不好怎么办?”
“大伙一起种,那谁偷懒或者使坏,算谁的啊!”
“咱们还要种自己的庄稼,也没空管别处啊~”
除了有钱人的奴仆庄户,没听过说大家一起种一块地的,村里有几个懒汉几个搅屎棍儿,彼此都了解的透透的,凭什么让他们跟着一起分钱。
村民们再次议论纷纷,吵得俞红豆脑瓜仁都疼。
不过村长既然已经公布了,那就证明这些问题都经历过慎重的思考。
他针对这些问题一条条的回答,说得口干舌燥之时,却看到正抱着女儿偷偷溜走的俞三郎,顿时像找到救星,平时端着的村长架子也不要了,扯着嗓子就把俞三郎给召唤回来。
俞三郎无奈,只得放下女儿步入到人群中,帮着村长给大家解惑。
这事儿许氏也是刚刚听说,可她却不太关心,家里的事儿都是丈夫做主,见这会儿人群哄哄,便想抱着女儿先回去。
无奈俞红豆正在兴头上,她也很想知道人心不齐的情况下,村里如何共同致富。
听着听着,俞红豆的表情开始古怪起来,怎么感觉有点像集体所有制呢?
县里出种子,按照比例折价回收,大家一起干活,分小队责任田,十个里正负责监督记录,每人设置底分,表现好的加记,表现不好扣除,最后按分结钱,这不是妥妥的生产队模式么?
难道还有别的穿越者?或者女主在背后给出的主意?
纷纷扰扰的问询一直到近晌午,村长说明天会出正式的告示贴在这里,叫大家先回去,两天后,县太爷会派人送生姜种子和胡椒来,到时候还有更细致的条例要交代。
俞三郎松了口气,不管后面的呼喊,拎着女儿跟妻子脚步飞快的跑了。
【签到地点:张山的私房钱存储地,是否消耗1点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