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等到把网提上来,两人都兴奋的大叫了起来。
  “哇,真的有大货,爆网了。”
  这网里都要撑不下了,里边的鱼挤得很。
  林彩蝶也看到了,怎么回事,下个鱼篓子还能爆网,还是在岸边下的。
  第15章 爆网了
  这个笼子就是地网,倒不是很大,塞满了也就四、五十斤。
  不过大家在海上下的多,这家伙在海边下,居然也有这么多的收获,着实让林彩蝶有些看不懂。
  “每次都这么多吗?”
  郑海龙摇摇头:“没有,每次有个一两条就不错了,有时候也能有个青蟹啥的,像这次这样从没出现过。”
  林彩蝶似乎有些懂了,刚刚自己搞的动静有些大,这些鱼向这里扎堆,在附近的笼子也得利了。
  两人只拿了一个小桶,根本装不下这些鱼。
  林彩蝶把桶递过去:“先用我的吧。”
  郑海英也不和她客气:“行,等下有不值钱的我给你一条,也省的你在这里耗着。”
  林彩蝶:··· ···我谢谢你了。
  鱼值钱不值钱是小事,可是姐姐我像是钓不上鱼的人吗。
  看阿龙把地笼网倒了出来,在那捡鱼,林彩蝶指着说道:“石斑,有条老虎斑。”
  她看到被压在下边的老虎斑了。
  “哪呢?”郑海英边问边翻找,看到后笑的是见牙不见眼。
  这一条鱼就值个几块钱了,还有那么多其他鱼,今天这收获赶上小船出海了。
  就林卫国那小木船,出去一天,正常收获也是几十斤,偶尔或许能逮条好鱼。
  林彩蝶过去捡起一条特别小的被挤的已经不成样子的,这样的鱼,村子里自己都不吃,都是喂鸡喂鸭子。
  郑海英:“你挑那个干啥?”
  林彩蝶:“钓鱼啊。”
  “你··· ···”这下轮到郑海英无语了。
  她看林彩蝶在那怡然自得的把小破鱼挂到鱼钩上,还在想,自己这好友是不是脑子不好使了。
  林彩蝶在挂鱼钩的时候,就控制着空间海水,滴了一滴在这小鱼嘴里。
  挂好了钩子,林彩蝶手一扬,胳膊一甩,稳稳的抛在海中。
  另一边,郑家姐弟在捡鱼。
  郑海英看林彩蝶稳坐钓鱼台的样子,就一边捡鱼一边劝说道:“你还是别钓了,费心费力的不说,又钓不上来···暧,咬钩了。”
  林彩蝶也感觉出来了,她高兴的就提。
  不过一下没提起来。
  林彩蝶:“好沉。”
  郑海英凑了过来,小声嘀咕:“难道是大家伙?”
  林彩蝶有经验,开始和这鱼拔河,唯一担心的是这鱼脱钩,毕竟她钩子上没有倒刺。
  林彩蝶拉扯着,还不够硬提,钓鱼不是看劲的,握着一头,和海里的鱼拔河,要是太僵持,还容易断杆。
  这可不是后世的那些碳纤维之类的高科技鱼竿,就是普通的竹子杆,很容易断的。
  这个拉扯就连郑海英和郑海龙都吸引了,两人也不着急挑鱼了,都凑过来看着。
  废了一会力,林彩蝶感觉胳膊都有点酸,这和提笼子差不多,握着这一边,三分力的活得用十分力气。
  “阿龙,帮我一下。”
  不得不求援,林彩蝶实在是怕这鱼跑掉,钓鱼最使人高兴的就是这时候,而且期待感满满,都想知道这是什么鱼。
  郑海龙过来,小伙子倒是好力气,感觉挣扎不大,就硬拉着把鱼提了起来。
  三人的目光同时看了过去。
  “哇,好大一条海鲈啊。”
  郑海英激动的脱口而出。
  海鲈鱼不是特别珍贵,但是架不住它大啊。
  海货是越大越值钱的,这条海鲈鱼长度超过半米,看着也得有30斤的重量,绝对是大家伙了。
  海鲈鱼(侵权删)
  这鱼放到收购站,都会给加几分钱的。
  这鱼拎到岸上,一摆动就脱钩了,林彩蝶赶紧扑了上去,生怕在掉到海里。
  还好,这鱼在碰到她手之后就不再那么剧烈摆动了。
  郑家姐弟也没多想,都以为是林彩蝶按住的。
  郑海龙:“小蝶姐,那桶还是给你吧,我拎着网回去。”
  林彩蝶摇摇头:“不用,就这一条,我直接拎着就行了。”
  要是拎网,不说鱼有损伤,还不方便,林彩蝶不至于非得装桶里。
  郑海英的关注点则是在钓鱼这件事上:“你还真钓到鱼了,还是大鱼。”
  她还是一脸不敢置信的样子。
  林彩蝶笑笑:“没有你们的收获好,那不还有一条石斑呢吗。”
  郑海英笑了:“你还钓吗?”
  林彩蝶摇摇头:“不钓了,一起回去吧。”
  钓鱼不是她的爱好,只是她的掩饰手段,现在实验结束,她随时都能过来。
  这片海和她的后花园没啥区别,不用这么着急赶着这一次。
  一起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自己这条鱼不用自己拎着了,郑海龙给提起来了。
  林彩蝶这鱼肯定也不能自己吃了,这么大的鱼肯定要卖出去,钱到口袋里才是关键。
  一路回去,村子里的人看到后,都议论纷纷。
  “好大的鱼啊,还有两桶呢,发财了。”
  “好运气啊,这么多,得卖几十块吧。”
  “是啊,阿龙在哪里抓的?”
  郑海龙笑着说道:“在礁石那下地笼抓的,这鲈鱼是小蝶姐钓的。”
  “哎呦,小蝶这丫头也厉害啊,能钓到这么大的鱼。”
  “你们今天可是发财了。”
  一路上都是大家羡慕的声音。
  没办法,这时候在乡里码头扛一天的货也才1块钱,他们这些鱼怎么也值个几十块了。
  渔村的赚钱途径不多,除了打鱼就是扛包,这年代,就是想出去打工都没机会。
  三个人直接来到了土产收购点,看到这些鱼获,收购点的人也很高兴。
  林彩蝶不着急,自己就只有一条大鱼。
  收购点这边先挑郑海龙的货。
  阿龙的鱼获比较杂,那条老虎斑就卖了6块钱。
  还有其他的像是红九公、海鲋、黑鲷鱼等,这些虽然杂,但是总量多,最后零零散散的算下来,也卖了17块多。
  最后算总账,这一网直接卖了23块7毛,也算是发了一笔。
  这年代的渔村,很多木船一天的收获也才十几块,这一网这么多,已经算是丰收了。
  轮到林彩蝶这条海鲈鱼,先称重,32斤7两。
  收购站的价格,海鲈鱼是1毛2 ,但是林彩蝶的这条大,肯定不能这个价的。
  最后收购站按2毛收的,她这一条鱼就卖了6块5毛钱,也算是不小的一笔收获了。
  第16章 找上门
  其实林彩蝶清楚,现在的价格也只能这样,要到下半年,个人鱼贩子出现,土产收购站就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而下半年,鱼价会有一个小的提升,当然也看是什么鱼。
  林彩蝶决定了,自己尽可能的在空间里存鱼,但是为了生活,也时不时的卖一些。
  自己得有钱,还得有未来。
  回去的时候,林母依旧拿着个梭子针在来回穿线,这么织上一天,也就三四毛钱。
  看到林彩蝶,又瞧了瞧他的桶,林母撇撇嘴:“我就说吧,出去大半个下午,还不如跟我织网呢。”
  林彩蝶:“我把鱼卖了。”
  “卖了?你真钓上来了?”
  林母这口气咋听都是不信。
  林彩蝶:“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
  说着就把钱拿出来,一分为二:“我留一半,这一半娘你拿着。”
  林母拿过一看,三块钱,这下有点不淡定了,问:“你卖了多少鱼?”
  林彩蝶骄傲的一挺脖子:“就一条。”
  “一条,啥鱼啊值这么多钱,石斑?”
  “海鲈鱼,32斤7两,你说值不值。”
  “你能钓上那么大的鱼?”
  林彩蝶不想说了,钱都拿回来了,还不敢置信的样子。
  问:“明明呢?”
  “你大姐接回去了。”
  “哦,那我先上屋里了。”林彩蝶就转身回屋了。
  她想看看空间海洋里的鱼。
  关上门,把心神沉入海珠里的海。
  林彩蝶忽然发现,收进来这些鱼虽然很喜欢这海水,但是总是不停的来回游动穿梭。
  就好像在这片海生活不舒适一样。
  按理说不应该啊,这海水这么受欢迎,肯定是对这些鱼有好处的。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幕呢,林彩蝶没搞懂。
  而且林彩蝶还发现了,自从这鱼收进来,空间里似乎多了一丝生气。
  按照这个道理来讲,林彩蝶收鱼是正确的。
  可是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
  算了,不想了,明天再看看。
  把衣服换了一下,拿着穿过的到后院去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