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他想问问,嫡母打算如何处置自己。
  赵清仪收起笑容,看了他半晌,“这一次,你还没有犯下十恶不赦的大错,我不会同你计较,你也不必再叫我母亲,我和李家没有关系了。”
  李彻,赵漫仪,罗氏,她们已经欠她太多债,所以她讨伐起来毫不手软,至于骏哥儿,这一世尚未长成,又被她利用得差不多了,就姑且放他一条生路。
  “答应你的衣食无忧我会做到,但富贵荣华,我给不了你。”只要对方安安分分,做一个普通人,靠自己去生存,她不会对其赶尽杀绝。
  这已经是她心软的结果,不然按照最初的想法,她会把骏哥儿养成骄奢淫逸的废物,现如今,看在他当堂指认李彻的份上,她许他一个碌碌平庸活着的机会。
  只要骏哥儿识相,他还有平凡生存的机会,只是养在庄子上,没了她倾注心血的教养,没有最好的先生领路,没有赵家的扶持,骏哥儿必不可能再和前世一般科举入仕,飞黄腾达,注定是艰辛贫苦的一生。
  这个答案,还真和他预料的没有差别呢。
  骏哥儿失落地垂下眼眸,“……我知道了。”
  他是李彻与赵漫仪苟且下的产物,本就见不得光,没有被父母连累至死,已经是他的福气。
  骏哥儿坐上回庄子的马车,一路安安静静,不哭不闹。
  赵清仪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大门上悬挂的匾额换了,这宅子原本就是孟氏在她出嫁前买的,顾及李彻男人的脸面才挂上“李宅”二字,现今屋归原主,该叫赵宅。
  玉袖听到动静看挺着大肚子出来,看下人忙忙碌碌,又是换匾额,又是搬东西,像罗氏李彻的私人物品,全被下人清了出去,除此之外,从前伺候他们母子的仆妇全被遣散发卖。
  玉袖心中惴惴,她一直在院里养胎,才知李家倒了这件事。
  “大奶奶……”话刚出口,玉袖又改了称呼,“县主,这里不再是李宅了,那妾身……”
  她是李彻的妾室,会不会也被赶走?
  赵清仪拿出一叠银票,还有一间铺子的地契,“当初接你回来,确实有我的私心,如今目的达到了,这些就当是我对你,还有你腹中孩子的补偿。”
  玉袖受宠若惊,连忙推辞,“不,县主当日救妾身母子于水火,又给了骄儿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还为他找了良师……这些恩情妾身难以回报,又怎能再收县主的钱?”
  “一码归一码。”赵清仪很清楚,她做那些都是为了自己,“委屈你这大半年守着那个男人,如果不是我,或许你还是自由身。”
  “这世间女子,哪个是真正的自由?”玉袖早就认命了,现如今的生活,比当初好了千百倍,她知足了,“若是县主不弃,就让妾身为奴为婢,留下来伺候您吧。”
  赵清仪啼笑皆非,“好了,别推辞了,你也说世间女子不易,你没了丈夫,又带着孩子,日子更不好过,这点银票你拿着傍身,也好安身立命。”
  话说到这份上,玉袖不再推辞,“妾身一会儿去给骄儿写信,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该让他知道。”
  二人说话间,李衡背着包袱出来,自那件事后,叔嫂总算见到面,他十分羞愧,“县主。”现在他不能再叫他嫂嫂了。
  玉袖瞥了眼他的包袱,“你这是……”
  “宅子本就是县主的,如今县主与我大哥和离,两家再无姻亲,我也是时候离开了。”李衡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赵清仪嗯了声,“可有落脚之处?”
  李衡面色一红,低下头,他准备去同窗家中暂住,待殿试过了,有个一官半职后再搬到官舍去。
  赵清仪猜到了,“你还是回老宅去吧。”
  她把老宅的钥匙给他,“朝廷出面收容流民,老宅自然会空出来,届时收整一番,还能住人。”
  李彻当初向赵清仪借钱将老宅抵押出去,这事儿李衡是知道的,当下拒绝,“不用,老宅如今也是县主的,我……”
  赵清仪让他少废话,老宅她过户给了骄儿,他们叔侄住一起合情合理,“我只有一点要求,照顾好骄儿的生母,如今,她是你的嫂嫂。”
  玉袖不可能一直住在她这里,生完孩子后,早晚要搬出去的,再考虑到玉袖将来要拉扯个小的,骄儿又年幼,家中没个顶梁柱,容易被人欺负。
  李衡正好合适,他是骄儿的叔叔,又即将入仕,有他担起门庭,赵清仪也能放心些。
  她考虑得如此周到,李衡只能同意,承诺等骄儿成长起来后,他再离开,到那时他已入仕,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府邸。
  不久后,骄儿收到书信,连夜赶回家中,眼睛都哭肿了,张口就问,“母亲,你是不是不要骄儿了?”
  这场母子缘分始于利用,但李骄却实实在在得到好处,也得到了赵清仪一家的关心,从赵清仪在族学为他出头那日起,就已经是他的母亲了。
  在李骄心里,嫡母与生母同样重要。
  赵清仪安抚他,“傻骄儿,你还记在母亲名下呢,不管李家在不在,你都是母亲的儿子,只是从今往后,你要快点长大,做个男子汉,照顾好你怀孕的娘亲还有未出世的弟弟妹妹。”
  李骄这才松口气,含泪点头。
  赵清仪又把老宅的地契交给他,叮嘱他往后不必顾及旁人的目光,无论他的生父做过什么,皆与他无关,只须好好读书,若有解决不了困难,就到赵家找她这位嫡母。
  一旁的孔先生唏嘘不已,眨眼间,李家翻天覆地,好在李骄自小苦着长大,承受能力过得去。
  送走所有人,赵宅彻底空了下来,只有赵清仪和几个仆婢。
  俏月不解,“县主,为何不让玉袖姨娘她们继续在府上住着?”反正宅子空着也是空着。
  赵清仪摇头,“过犹不及,对一个人好,点到为止即可。”
  付出太多,反而容易叫人起了贪心,认为理所当然,就譬如前世的骏哥儿。
  更何况,她不能剥夺别人成长磨砺的机会,她不会再和从前一样一手*包揽,为别人铺就余生的路,玉袖将来日子如何,得靠自己经营,李骄能走到什么高度,也全凭本事。
  玉袖一行人搬到到老宅,发现从前破破烂烂的小宅子竟不知何时悄然翻新过,门窗桌椅,乃至屋中的陈设全都换了新的,物件谈不上多名贵,却实实在在惊讶到她们。
  玉袖第一个落下泪来,她何德何能,遇上这么好的主母。
  反观出嫁的李素素,陷入了真正的水深火热。
  出嫁当天,忠勇伯府确实碍于脸面,没有当日开箱盘点李素素的陪嫁,但新婚第二日,王夫人亲自去库房清点,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陪嫁箱笼里都是些不值钱的棉被枕头,塞了一箱又一箱,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只有半箱不到。
  气得王夫人直接闯入新房,将瑟缩在床角的李素素揪起来质问。
  为了哥哥的仕途,李家的荣耀,嫁给一个瘸子,已经让李素素崩溃了整夜,再被王夫人揪着头发,李素素尖叫大哭,直摇头说她什么都不知道。
  “奇耻大辱!”
  王夫人精明算计了一辈子,没料到罗氏一个粗鄙村妇如此胆大敢糊弄她,“你娘若凑不出这三万两……不,是四万两,你就等着被休弃出府吧!”
  王夫人把赈灾捐出的一万两也算到李素素头上。
  李素素哭着说没钱,被王夫人关进了柴房,而她的丈夫王十三郎,面容阴沉看着这一幕的发生,并未阻止。
  昨夜圆房,也不太美妙,他们一个被迫娶,一个被迫嫁,凑在一起,注定的怨偶。
  待到回门之日,王夫人才把李素素放出来,梳妆打扮一番,准备去李家找罗氏要个说法,就听说他们一家子被传上公堂去了。
  要死不活的李素素闻言,立刻要回娘家看看,被王夫人一巴掌打醒,“你个蠢货!你娘你哥犯大事儿了,你还敢凑上去,是想把我们伯府也害死吗?”
  都闹到御前了,被人告御状了,能是小事儿吗?
  搞不好是什么抄家诛九族的罪,那他们伯府娶了李素素,岂不是要被连累。
  晦气东西!
  王夫人没好气,派人去大理寺公堂打探消息,若真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得赶紧把李素素休了。
  最后消息递回来,李素素听到自己母亲被判杖九十,哥哥还被逮进诏狱,受尽一番折磨后再处绞刑,当场吓晕过去。
  但最让王夫人痛心疾首的是,赵清仪这个县主居然在御前提出和离,陛下还同意了!
  自此赵清仪与李家再无瓜葛,李素素与她攀不上交情,彻底沦为弃子,伯府整日鸡飞狗跳……
  —
  太皇太后颇有微词,认为皇帝不该插手臣子家事。
  “宸华县主真是好算计,先是赈灾捐银,给自己挣了好名声,再到御前揭穿夫家,大义灭亲,皇帝若向着李家,必然会因此女失了民心,可若向着此女同意和离,又在无形间得罪了清流世家。”